|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美關稅大棒砸下,台灣多少產業恐成"慘業"?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8月7日,美國政府公布的“調整後對等關稅稅率”正式落地。這一棒直接打到了賴清德臉上。


賴辯稱“20%是‘暫時性’關稅,後續還有望談判、調降”,還大肆鼓吹“20%比之前的32%低,台灣(专题)贏了”等說辭,被島內輿論痛斥為“喪事喜辦”“還在騙”。事實上,美國台灣征收20%關稅,高於對日本(专题)、韓國歐盟征收的15%關稅,連日來已令島內業界哀號不斷。

台灣《財訊雙周刊》社長謝金河表示,稅率只要高於15%就都是利空,“台灣一定哀鴻遍野”。台灣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也稱,產業界非常不樂意看到這樣的結果。還有台灣投資顧問公司預估,美關稅政策將大幅影響台灣GDP年增長率。可見,20%的關稅大棒對台灣產業界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島內媒體節目截圖

那麼,美國濫施關稅下,台灣哪些產業將受到嚴重波及、淪為“慘業”?譚主綜合島內相關部門、機構及學者分析,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

低毛利率產業首當其沖

20%的新關稅將直接推高台灣產品出口至美國的成本,其中低毛利率產業首先受到嚴重沖擊。

台灣指標性征信機構、CRIF中華征信所5日發布報告指出,“對等關稅”讓毛利率低於20%的產業“痛苦指數攀上高峰”。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毛利率低於20%的台灣出口產業類別有9項,包括電器電纜、油電燃氣、電子零組件業、水泥工業、紡織纖維、電子通路業、鋼鐵工業、塑料工業和光電業。



△島內媒體節目截圖

台灣學者、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林承鐸告訴譚主,當出口產業的毛利率低於關稅稅率時,幾乎就等同於整個利潤被徹底抹平,甚至轉為虧損。假如某項台灣出口產品的毛利率為15%,在20%關稅下,每賣出100元產品,就要賠5元,相當於做虧本生意。低毛利率產業本就利潤微薄,一旦進入“毛利率小於關稅率”的區間,企業只能被迫停止對美出口、縮減產能甚至裁員,迅速被淘汰出美國市場。

有島內業者控訴稱,光是對低毛利率產業,關稅大棒的殺傷面就如此之廣,賴清德卻還在粉飾太平,難道不心虛嗎?

出口“競品”產業因“關稅差”受重傷

中國台灣地區的20%關稅高於日本韓國歐盟等的15%,因此在同質產品出口的競爭上,台灣處於劣勢。島內產業界憂心,這些“競品”產業將在“關稅差”的沖擊下受重傷。



台經濟部門一份最新內參報告預估,受重傷的產業主要有工具機、模具、塑料制品、電子材料四項。報告指出,這些產業領域中,日韓是台企台廠在美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多出的5%稅率令台灣產品對美國市場形同棄守。台灣中時新聞網的報道進一步指出,日幣貶值、新台幣升值,再疊加稅率的不利因素,原本台企的“蛋糕”恐將遭到日本廠商侵蝕。




△島內媒體節目截圖

不僅是日韓,CRIF中華征信所的報告指出,“關稅差”勢必影響台灣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報告舉例稱,適用歐盟15%關稅的愛爾蘭,出口美國的前5大產品與台灣出口產品同質化高,可能也將對台灣的市占率造成大幅壓縮。

林承鐸分析指出,台灣地區與日、韓及其他對手競爭同類產品的情況下,多出來的關稅成本只能轉嫁成提高的報價,但市場不會對此輕易買單。因此,“關稅差”將導致台灣出口廠商的長期合作訂單流失到低關稅的“競品”國家,對原本就面臨土地、電價、人才等內部成本壓力的中小型制造企業沖擊最大,預計三至六個月內將出現訂單滑落與生產外移潮,整體產業生態可能崩盤。

可見,賴清德所謂“低於之前32%關稅就算贏”的說辭完全是脫離產業實際、蒙騙島內民眾的謊言話術。


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傳統產業面臨危機

在高額關稅壓力下,高度依賴美國市場、轉型艱難的島內傳統產業也將面臨嚴重危機,進入“寒冬期”。

台灣《數位時代》綜合數據評估稱,扣件、五金、汽車零組件等傳統產業,將面臨5%~9%不等的產值衰退沖擊。島內學者舉例指出,制造螺絲螺帽的島內扣件業對美出口占比達44%,廠商利潤空間被高關稅壓縮至臨界點,行業面臨大規模裁員或並購潮。香蕉、虱目魚等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農漁業,也會出現競爭力削弱、農漁民收入銳減的情況。

島內學者表示,這些傳統產業高度依賴成熟的供應鏈和外銷渠道,在沖擊下自我轉型艱難,短時間內也很難轉戰其他市場。



△島內媒體節目截圖

譚主注意到,面對近在眼前的關稅沖擊和慘重損失,有島內民眾直接喊話賴清德“別再騙了”“美國只把台灣當提款機,還能指望‘跪美’跪出未來?”島內業界人士也表示,“倚美”路線完全錯誤,倚靠具備廣闊市場和強大產業鏈優勢的大陸才是台灣真正的活路。

諷刺的是,台灣各界都在想方設法找對策、找出路,賴清德卻一如既往對民生麻木不仁,毫無尋找對策、解決問題之意,還在沉溺政治操弄迷夢,高喊“823第二波大罷免戰到底”,仿佛與民眾生活在兩個時空。



如此下去,目之所及,台灣更多產業只會越來越慘。而民眾再怎麼“肉痛”,也只能自生自滅,不關賴清德什麼事!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