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郭松民 | 評《南京照相館》:"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才是中日民間情感問題的全部症結之所在,絕不是如某個大V所鼓噪的“管控厭日情緒”所能夠解決的。


02

除了以近年主流抗戰題材電影為參照系之外,《南京照相館》還可以新中國前三十年人民電影時代的抗戰影片為參照系,如《平原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等等。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國統區民眾和解放區民眾不同的生存狀態與精神狀態。

這些經典抗戰影片中的民眾,是以晉察冀解放區、山東的膠東抗日根據地的農民為原型的。

和國統區民眾相比,他們的最大特點是有覺悟,有組織。

隨著共產黨、八路軍的到來,根據地民眾不僅民族意識覺醒,懂得了救國的道理,並且被很好地組織起來了,村村都有黨支部、武委會、婦救會、民兵等組織,他們在打鬼子時,還可以得到八路軍的正規部隊,以及地方武裝如武工隊、區小隊、縣大隊等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日本鬼子在他們心目被“脫魅”了,不再具有不可戰勝的光環,盡管日軍在“掃蕩”時實行“三光”政策,其酷烈程度不亞於南京大屠殺,但老百姓知道鬼子是兔子尾巴長不了的,他們利用熟悉地形地貌等各種有利條件與日軍周旋,使他們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而《南京照相館》,好就好在找到了民國的感覺,能夠真實地反應八十多年前民國首都市民的精神面貌。

和華北、山東解放區那些樸實的農民相比,這些人事實上是當年的“中產階級”。

比如王廣海,能講一口流利的日語,他可能出身於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有條件送他去日本留學;他的情人林毓秀(高葉 飾)是三線明星,與“電影皇後”胡蝶配過戲;金承宗(王驍 飾)則是一個小老板,他經營的吉祥照相館具有相當規模。戰爭爆發前,他無疑過著十分滋潤的生活,還可以攜帶妻女到周邊城市旅游


相對而言,只有蘇柳昌和宋存義(周游 飾)的地位低一點,但他們兩人,一個郵遞員,另一個是巡警,都是穿制服,有“單位”的人,生活比最底層的勞動者還要好很多。



但就是這樣一些人,在南京城破之後,卻都處於一種無助、迷茫,以及莫名恐懼的狀態,當巨大災難降臨時,沒有一個人想到抵抗,而只是幻想用自己的方式“躲過去”。

王廣海理應是最“知日”的,卻堅信日本不可戰勝,“日本人怎麼可能失敗”?既然日本不可能失敗,那麼為日本人服務,以求過上好日子,就是理所當然的。

這就是一個漢奸的“理性”邏輯。

相對於王廣海,金承宗更有民族氣節,但他拋不下自己的產業,只是想在地下室躲過最初的混亂,然後恢復營業。“人總是要照相”,這意味著他對日本的統治也抱有幻想。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