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关税: 川普关税只是"前菜" 系好安全带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推算加征关税后,若在国外生产的成本仍较在美国生产呈现显著优势,就不足以驱动企业回流美国本土重构供应链。 大白话就是:关税税率必须够高,才能推动制造业回到美国。 川普放话对芯片与半导体课征100%关税、对钢铁铝加征50%关税等高关税,是此逻辑的产物与策略性关税实施的必然,以遏制他国竞争优势,逼迫外国对美投资美国企业回国重建供应链。


这也是川普无差别攻击、极限施压与坚决认定关税是字典里最美丽的词汇的根本逻辑,并将其视为不可让步的战略支点,甚至关税只是揭开序幕的前菜,投资、采购、产业标准、转运限制、投资审查、实体清单......等,或将继续上场,为《让美国再次伟大》高歌猛进。

此外,为扩大外部需求,美国还可能续以“232条款”调查与施压等方式,促使顺差国家调整其经济政策、提升本国内需、安全审查与同盟及扩编国防预算等方式,为美国制造出口商机。 在此背景下,关税更多地扮演着谈判筹码的角色。 如果对美顺差国家通过提升消费、减少储蓄,实现成长模式的转型,美国的外部失衡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另外,由于川普对欧洲的安全承诺态度暧昧,暴露出安全脆弱性,近期德国的动向释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根植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德国打破债务刹车规范,翻转过去的财政保守政策,扩大财政支出的历史性转向,反映出在当前动荡的多极格局中,应对处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战略中被边缘化的深切担忧。

讽刺的是,从全球贸易再平衡的角度看,德国的转向反倒与川普的政策目标一致,在于财政宽松有益于削减德国长期存在的经常帐顺差。 在与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中,德国的失衡程度亦颇为突出。




川普已不再愿意以本国产业竞争力为代价,吸纳全球的过剩储蓄。 (美联社)

美国来说,要看见全球贸易体系的真正再平衡,中国无疑是最关键的变量。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在规模上远高于其他国家。 与德国相比,中国在当前阶段对贸易调整节奏有其自身考量,并未表现出相同的紧迫感。 因此,华盛顿可能认为,维持对中国的关税政策,是促使北京加速经济结构转型与推动中国经济再平衡的有效外部手段。 若是如此,川普预计将继续祭以关税及其他非关税工具,策进北京以更大力度支持释放国内消费的潜力。


此外,美国也可能构建一套相对独立于中国的“平行贸易体系”。 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提出的“区域化经济与安全结构”构想,以及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Stephen Miran)所主张的对北京设立“关税长城”策略。 川普剑指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透过经济、贸易手段与经济安全同盟,遏制或限制中国出口,防止中国实力持续扩张。

由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和中间品贸易处于核心地位,美国可能建构“双层关税体系”,对中国商品征收40%至45%的高额关税,同时对其他大部分国家课征10%至25%关税。 为确保双层架构,华盛顿配套系统性的追踪核实机制,识别并封堵可能绕道第三国进入美国市场的转运中国商品。 此策略将促使供应链加速向非中国新兴市场迁移,重塑全球制造业供地应链格局与生态。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检视,此路径对美国而言具战略合理性,可降低全球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程度。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也将为其本国产业发展带来新风貌。 如何壮大国家竞争力是每个国家的追求,在川普宣布解放日前,越南巴西印尼等国已对部分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晚近墨西哥中国环氧大豆油开征反倾销税,反映新兴市场之间在贸易利益上的竞争态势。 川普的关税战在裂解全球贸易秩序的同时,也在裂解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优势,除为“美国优先”服务外,也外溢至具供应链转移优势的新兴市场,此等现象是全球供应链的新风景。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