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專訪|第五次飾演毛主席,王仁君的成長答卷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王仁君:對,陳導也說,現在有一些年輕觀眾為什麼不願意看了,是因為他們感覺,很多時候你沒有自己的風格,這個是非常致命的。現在的年輕觀眾是非常挑剔的,他們不是特別想看到你這個角色後面的影子。我們要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賦予它彼時的人物狀態,這就需要你做大量的功課,看你能不能演繹他在那樣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成長,或者是他受到挫折和失敗時的狀態。當時去體驗生活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導演的良苦用心,傳授了許多塑造領袖人物的創作方法和體驗。


到了《浴血榮光》,時隔八年我們再聚首,我也希望給發掘我的導演交上一份答卷,讓導演看看我這八年扮演這個人物積累的經驗和我的成長,看到我對這個人物有不一樣的體會,不一樣的總結,不一樣的沉澱。




《浴血榮光》劇照

給表演賦予煙火氣

澎湃新聞:聊聊本劇最喜歡的三場戲?

王仁君:劇中有許多對年輕觀眾來說很陌生的名字,但實際上,他們特別鮮活、特別青春。他們做了許多對中國革命,對人民軍隊有很大貢獻的事,在他們風華正茂的時候,為了他們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未來,獻出了他們的生命。

在最終獻出生命的節點,有一場毛主席對他們的送別戲,每一個送別都讓我很揪心,我現在聊到,都很難過。


比如秋收起義的總指揮盧德銘,他當時跟著毛委員出生入死,領導我們工農革命軍發動秋收起義,最後遭到埋伏,很年輕就犧牲了。當時的文獻資料中有個細節,毛主席高喊“還我德銘,還我德銘”。

在那場戲的處理上,我們沒有把毛主席當成是領袖,因為那是他的親密戰友,他們出生入死,在艱難的創業階段,左膀右臂犧牲了,毛主席在他的擔架前,真的是痛哭流涕。我們很少在過往的影視劇裡面看到毛主席那樣動容,尤其是拿到他口袋裡那封沒有寄出的家書時,我的情緒完全宣泄出來了。

演完之後,我問導演,演的過程當中我沒有去克制,我感覺我就是那樣的一個青年人,看到犧牲的戰友,出生入死的兄弟,心裡那種不甘、痛苦,那種宣泄,就在他最後喊出“還我德銘,還我德銘”的時候釋放。陳導說,那就太對了,因為他當時還不是領袖,他在最艱難的狀態裡,是需要慢慢成長為領袖的。


後來好多年輕觀眾特別喜歡這段戲,在B站還剪出了不同的版本。我覺得這個特別有意思,觀眾能夠跟你情感共振,他們沒有把你當成領袖,反而看到了你失去革命者時的心痛和惋惜,很多人發彈幕說,“我的白月光沒了”,這個我特別觸動。

還有一場戲是何挺穎去世了,毛委員看到他身上穿的單衣,流著鮮血,就把自己的棉襖脫下來,為他穿上,給他送行。那場戲我聽他們講,說當時沒有台詞,我在給他穿的時候,旁邊的所有人已經哭成一片了。後來台詞講著講著,導演突然就喊停了,為什麼呢?是何挺穎的扮演者,他自己都流淚了,那滴眼淚可能是為去世的何挺穎烈士而流。

我當時有一種想法,那段台詞、那場戲的設置會不會穿越時空,讓何挺穎先輩也聽到。我們想通過這場戲,向他致敬,呈現一種“這盛世如你所願”的時空交集。

還有一場戲,我們老說毛主席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我們人民的領袖,但是很多年輕觀眾不知道,其實毛主席也是烈士家屬。

毛家一共為中國革命犧牲了6位烈士,最早犧牲的就是他的妹妹毛澤建。毛澤建的愛人陳芬,當時被叛徒出賣抓住,毛澤建為了去營救他,也被叛徒出賣,被抓住了。行刑前,毛澤建說,我想見見我剛出生不久的孩子,但當時她的孩子已經夭折了,陳芬的妹妹為了滿足她這個願望,從隔壁村借了一個孩子抱過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21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