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新美國騙局:特朗普正重新定義美國的腐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制度實力中等的國家,一種不同類型的腐敗可能會出現:“精英卡特爾”(elite cartel)。這些國家通常正處於自由化或改革進程中。來自商界、軍界、政界和媒體的強大行動者網絡相互勾結,在幕後左右政府議程,並分享腐敗所得。例如,在韓國,總統府經常成為財閥(家族主導的企業集團)巨額資金的清算中心。在意大利,各政黨表面上相互競爭,但實際上常常結成聯盟或串通一氣,分配公共工程合同和政治酬庸職位。在阿根廷,商界領袖、州長和政治操盤手組成的聯盟曾在不同時期參與購買選票、從國有化或私有化計劃中獲利,並受益於貨幣操縱。精英卡特爾通常會鏟除政治和經濟上的競爭對手,並能夠創造出足以吸引投資的穩定性。


但這種穩定只是暫時的;復雜且臨時的精英聯盟在危機中可能表現不佳,甚至會引發危機。上世紀90年代,意大利的“賄賂之城”(Tangentopoli)丑聞導致該國整個政黨體系崩潰。在韓國,財閥長期以來向總統支付大筆資金以確保獲得優惠的貸款條件,從而為自己鎖定大量信貸和投資;當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來襲時,大量不良貸款拖垮了銀行業,加劇了貨幣貶值,並加速了股市下跌。

在制度非常薄弱、政治變革迅速的地方,會出現一種更不穩定、更具破壞性的精英腐敗。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唾手可得,寡頭與家族(oligarchs and clans)通過賄賂、私有化、操控司法,有時甚至是暴力來攫取權力和財富。他們相互競爭、沖突,以維持頂層地位、收買追隨者並扞衛自己的所得。不安全感普遍存在,阻礙了政治和經濟發展,並威懾了公民社會。像黑手黨(Mafias)或販毒集團這樣的公然犯罪派系,可能會接管警務、法律與合同執行以及其他本應由政府承擔的職能。上世紀90年代的俄羅斯就屬於這一類別,當時寡頭和黑手黨組織抓住後蘇聯時代私有化的機會,控制了多個商業和政府部門。如今,在菲律賓,寡頭們領導著擁有自己地區行動基地的強大政治家族;他們從事各種合法和非法的生意,收買選票,並俘獲重要的官僚機構。在墨西哥,一些地區由販毒集團主導,他們奉行“銀或鉛”(plata o plomo)的策略,即“要麼收錢,要麼吃槍子”,將賄賂、勒索和暴力集於一身。


在另一些制度同樣非常薄弱的國家,則發展出另一種腐敗模式:“官方巨頭”(official mogul)。政治和決策由單個個人、家族或軍政府主導。權力的積累和行使更多地依賴於高層的個人影響力和門路,而非官方職位和權力。這些領導人攫取腐敗利益,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獎賞效忠者。任何資源,如社會保障基金、外國直接投資、礦產和能源開采收益、軍事采購支出以及發展援助,都可能被他們肆意侵吞。這種體系中根深蒂固的廣泛腐敗,對經濟和政治發展造成了嚴重損害,其後果與寡頭主導的體系一樣嚴重。但它不會導致同樣程度的暴力或不安全,因為被削弱的制度和反對派團體幾乎沒有機會挑戰主導者的權力。腐敗不再是體系內部的一個問題,而是體系本身的一個特征。

普京和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克爾(Nayib Bukele)是這類腐敗的典型。但定義這種腐敗的權力動態,在特朗普治下的新式美國腐敗中也日益顯現。特朗普將個人品牌轉化為商業投機,與銷售“特朗普”品牌商品的公司簽訂不透明的授權協議。在一個涉及他總統職權的案例中,特朗普赦免了一位主要捐贈者的兒子,而此人幾周前剛剛參加了一場門票高達100萬美元的籌款活動——這顯然是一場“等價交換”(quid pro quo)。


與此同時,其他希望獲得赦免的人正向與總統關系密切的游說者支付巨款,請求他們代為說情。個人交易也已成為特朗普時期美國對外關系的一個特征。例如,越南政府在即將與美國政府展開貿易談判前不久,批准了一個涉及特朗普集團(Trump Organization)和一家越南公司的15億美元房地產項目。而特朗普代表美國政府接受一架價值數億美元的卡塔爾飛機,也引發了外界擔憂,即便是五角大樓(Pentagon)所稱的“無條件”禮物,也不可能沒有隱含的條件。


美國總統職位所賦予的權力給了特朗普明顯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如何運用其辦公室的權威,以及他的“懇求者”們——家庭成員、加密貨幣投資者、商業伙伴、美國政府官員和外國政府——如何對待他。他們沒有通過傳統的制度渠道來尋求對政策的明確影響,而是在討好總統本人,向他個人表示效忠。相應地,特朗普不僅利用其職位權力為自己牟利,更借此鞏固其作為唯一決策者的地位,追求一種在美國政治中前所未有的個人主導地位。

惡劣影響

當然,美國歷史上也曾有過總統被腐敗玷污的先例。19世紀70年代尤利西斯·格蘭特(Ulysses Grant)總統任期內的“威士忌酒幫丑聞”(Whiskey Ring scandal)揭露,威士忌釀酒商通過賄賂政府官員來逃稅;20世紀20年代沃倫·哈丁(Warren Harding)總統任內的“茶壺山丑聞”(Teapot Dome affair),導致一名內閣部長因收受石油公司的賄賂而被定罪。但這兩起事件都沒有直接牽涉或使總統本人獲利。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