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媒体:邵医生走了,留下一堵"哭墙"....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邵医生的同行中,很多人都能体会她承受的压力。


“整个医生工作群体的压力都很大,这不像其他工作可以出现误差。尤其是产科有它的特殊性,大人和孩子两条生命,而且产妇一般都是年轻人,所以患者和家属的期望是很高的,家属要求百分之百没有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执业超过20年的妇产科医生告诉南风窗。

“但是生育时可能会有各种合并症、并发症,虽然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该医生说,“母子平安的压力都压在医生身上。其实医生是最希望母子平安的人,但有些疾病是人力难以挽回的,医生往往是尽心尽力无误差地工作,但如果结局不好,就会首当其冲被攻击。”


厦门某公立医院工作了十七年的产科医生付语晴对此深有体会。

“产科因为关乎两条命,对医生要求非常高。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8分钟内孩子就要出来,不然孩子出现问题就会追责医生。” 付语晴说。

这种突发性和紧迫性,是产科区别于其他科室的特征。



广州某三甲医院妇产科主任刘青认同产科的这种特性,她从业20多年,认为产科工作的核心特征在于“不可预见性”。

“生孩子本来就是不靠谱的事儿,随时都可能发动,而且生孩子也是一个突发情况特别多的过程。”刘青说,这决定了产科医生必须要很敏锐,同时行动力和决策力要很强。“有时候稍微耽误一下子,可能就生死两重天。”


但这种特性同时也往往挤压了充分的沟通空间。“这种情况下,医生跟产妇及其家属就很难充分沟通,只能大概讲一下,没办法像内科医生一样跟患者或家属坐下来好好聊。”付语晴解释道。

可家属难以理解这种事情,“他觉得我们来生孩子时,是个健康的人,怎么突然就没有子宫或者生命受到威胁了?”




《潜行》剧照

此外,“生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事情,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大家对未来都是有美好的向往的,所以对生孩子的期望很高。”刘青说。而这造成了就诊时,产科“患者”存在与其他科室患者不一样的心态。

刘青告诉南风窗, “大家都认为生孩子没什么,生孩子前产妇都是常规理解中‘健康’的人。”即使那些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产妇,在医生眼中属于高危,“但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健康人”。

这种“健康人”的预设,使得一旦分娩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产妇及家属就会形成心理落差,继而产生不平衡的心态,于是“他们就会把这个矛盾转嫁到医生头上”,刘青说。

而其他科室,病人来时就已经健康受损或病情危重,即使后面出现其他情况,也更容易接受。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2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