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哈佛: 第一代"哈佛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3月,加州理工學院官宣,任命華人學者張安琪為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


張安琪曾經是網絡熱議的“哈佛女孩”“復旦學霸”“門薩女神”,也是當年“新東方最年輕的托福教師”。

她身上曾集合了諸多光環,而現在她用十余年沉澱,完成了從天才到學者的轉變。


時間飛快,最早一批“哈佛女孩”已經走入人生中段,她們是否活成了當年社會對她們的全部期待?

那些曾被捧上神壇的“哈佛女孩”,真的帶來了理所當然的成功嗎?

十年沉澱:從“哈佛女孩”到加州理工教授

張安琪出生於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自幼展現出過人的學習能力,10個月識字,5歲能獨立閱讀,6歲熟練進行心算加法。

真正讓她聲名鵲起的,是她在復旦大學求學期間的各種跨界表現。

大一時,她作為唯一的非英語專業選手,代表上海參加亞洲大賽,最終斬獲中國區總決賽三等獎。大二時自學編程,還通過了國家翻譯資格認證。



圖源:Caltech


她還是“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門薩俱樂部最年輕的會員,曾多次擔任門薩入會測試主

本科期間,她就已經發表5篇SCI論文,其中一篇影響因子高達7.79,曾作為本科生代表復旦大學參加國際科研會議,用全英文做學術報告。

本科畢業時,張安琪又以全額獎學金被哈佛大學錄取,師從美國“四院院士”查爾斯·利伯教授。


她的學習方法、成長軌跡、家庭教育被母親寫成暢銷書《門薩女孩張安琪成長之路》,成為雞娃家庭的必備讀物。



圖源:豆瓣

然而,真正令人欽佩的不是她曾經多麼“神童”,而是她如何將早年的天賦與後天努力結合,走過一條完整而扎實的科研之路。

在復旦讀書期間,她曾為寫一篇綜述論文,在一個月內閱讀超過1000篇文獻,這一閱讀量甚至超過很多研究生四年的積累。

復旦畢業後,她繼續追求材料科學與生物醫學交叉領域的深造,先後在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和從事博士後研究。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