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AI增效的真相:有人卷成超级员工,也有人快被逼疯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机器是流水线和批量化的,它不可能帮你去较真儿。但创意性工作需要人的感受,有人的温度在里面。这是机器描绘不出来的。」


现在比较夸张的是,一些个人体验和社交分享也都在被AI渗透。比如有朋友用餐时被店员邀请写大众点评的评价,朋友会直接交给豆包来写;还有做亲子教育的朋友在朋友圈分享活动记录时,图片中的孩子有8根手指。当他对照片真实性提出时疑问,对方回以长久的沉默。

尽管有如此多的吐槽,利昂并不是AI技术的反对者。他自己也会在创意卡壳时,把半拉子作品发给AI,寻求启发。


他只是想强调, AI可以协助工作,但不能成为工作的全部。但谁又在乎呢?当全世界都在追求速度的时候,你慢一点思考,就变成了落后。

超级员工

高效工作的回报就是更多工作

北京中关村深夜,显示屏的冷光照亮张欣欣的脸。她在工位上轻敲回车,ChatGPT流畅地输出了一版文案,快速浏览后,她又熟练地修改着——这原本属于行政岗位的工作。

自从上次她用AI优化了公司小程序的文案,类似的杂活便默默归属到她的名下。她是一家AI医疗创业公司的算法负责人,在这不足百人的公司里,「负责人」三个字的解释弹性很大。模型训练、数据处理、项目落地,是她的主线任务。但PPT、简报、竞标材料、辅导实习生,甚至是某次中标的致谢信,只要跟「效率」沾点儿边的,都可能落在她头上。




好在欣欣并不抗拒这些工作,甚至有些乐在其中。左屏跑着模型,右屏在写代码;ChatGPT在后台生成项目说明,她在前台修改;另一屏还同步着实习生的日报和项目任务列表。

「工作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有时候代码越写越顺,到了一个出现心流的状态,就会越干越多,一直熬到半夜,或者周末接着干。」欣欣说,她的加班纯属「自愿」,因为一次底层大模型能力边界的提升、一个新上线的好用的AI编程工具,都会让工作乐趣加倍。

欣欣第一次接触AI是在2023年初,彼时GPT-4发布不久,行业刚被点燃,Prompt工程师还没变成高开低走的笑话,她已经把AI塞进了工作流里。


最初是润色文案,后来是代码注释、客户需求拆解,再到整个项目流程的重构。项目周期被AI压缩后,她有更多时间做更多事。一个原计划两周完成的项目,她加个班,顺利的话一天能推进80%。

剩下时间,她自己安排:要么看文献、写论文,要么处理别的杂项。在周会汇报完进展后,下周又会进新的工作项目。

她习惯性地把每次AI升级当作一次提效机会。在她眼里,闲着才是最危险的状态,「空下来只有两种可能——我被淘汰了,或公司快没了。」

这种强烈的危机感,或许与欣欣的人生轨迹相关。她来自河南焦作,一个四线城市,18岁那年,挤在爷孙三代同住的小房子里备考。后来靠着一股拼劲,她一路考研,毕业后先是加入生命奇点,后又进入AI行业顶尖平台——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其后又转战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如今三十岁,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