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985伴读师背后:一个学历灰产业正在浮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个暑假,“伴读”成了家政中介和家教平台上的热词。

有中介说,过去一年才遇一两单“住家伴读”,现在一周就有好几个家长主动来问:要学历好、能全英交流、懂兴趣开发,有独立房间,不做家务,最好还会开车。


连闲鱼上都出现了“代举报补课”的有偿服务单,收费从一百到五百元不等。教育的灰温度,在不同端口同时升腾。

平台分类也悄悄多了一栏,有的写“儿童陪伴师”“高级家政”,有的单列出“陪学专岗”。客服说得直白:“家教教书,伴读陪娃。”

小红书上,“伴读日程表”成了晒图模版:七点起床、早饭、阅读、骑车、游泳、写总结——排得像课表,也像日托说明书。看着像家教,时间却从早到晚;像保姆,又被寄望于习惯、性格,甚至人格塑造。

它没有明确定义,却正在一二线城市悄然铺开。不是教育系统的一环,也不只是生活服务,更像是家庭自建的“微型系统修补”:一个人,顶替掉本该由系统承担的支撑。

我们见到几个做“伴读”的年轻人。她们没有“大厂焦虑”,也谈不上“反思教育”。她们只是,找到了一种看似体面谋生的方式。



被嵌入的生活

苗苗没想过自己会做这份工作。


她是海归,学艺术传媒的。2022年回到上海。第一份工作在教培机构,月薪五千,房租三千五。钱不够,但也不急,日子慢慢过。常常还没到月底,工资就没了。

她话少,性格慢,不喜欢抢,也不太解释。

后来,她在社交平台刷到“伴读师”的培训,说是新职业,也能考证。她报了几个课,一口气考了四张育儿类证书。半年后,成了中介的主推资源,开始接住家的单子。

第一户在陆家嘴,孩子四岁,读国际幼儿园。雇主要求“全天候陪伴”:讲英文绘本、接送上下学、做辅食、设计游戏,还要懂艺术、有耐心、会写教学总结。


月薪一万五,节假日有奖金。在家政市场不算高。但她是海归学历有议价空间。半年后涨到两万一。一年半,她在这户人家挣了将近三十万。

她的生活有精确的时间表:

六点半起,七点叫孩子刷牙洗脸,换衣服。

八点前吃早餐、读绘本。

九点送去幼儿园。路上三十分钟,带孩子复习单词。

返家后整理房间,做教学计划。

下午去兴趣班,游泳、篮球、乐高,每天不一样。她提前准备泳裤、水壶、柠檬水。回程继续练单词。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