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985伴讀師背後:一個學歷灰產業正在浮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個暑假,“伴讀”成了家政中介和家教平台上的熱詞。

有中介說,過去一年才遇一兩單“住家伴讀”,現在一周就有好幾個家長主動來問:要學歷好、能全英交流、懂興趣開發,有獨立房間,不做家務,最好還會開車。


連閒魚上都出現了“代舉報補課”的有償服務單,收費從一百到五百元不等。教育的灰溫度,在不同端口同時升騰。

平台分類也悄悄多了一欄,有的寫“兒童陪伴師”“高級家政”,有的單列出“陪學專崗”。客服說得直白:“家教教書,伴讀陪娃。”

小紅書上,“伴讀日程表”成了曬圖模版:七點起床、早飯、閱讀、騎車、游泳、寫總結——排得像課表,也像日托說明書。看著像家教,時間卻從早到晚;像保姆,又被寄望於習慣、性格,甚至人格塑造。

它沒有明確定義,卻正在一二線城市悄然鋪開。不是教育系統的一環,也不只是生活服務,更像是家庭自建的“微型系統修補”:一個人,頂替掉本該由系統承擔的支撐。

我們見到幾個做“伴讀”的年輕人。她們沒有“大廠焦慮”,也談不上“反思教育”。她們只是,找到了一種看似體面謀生的方式。



被嵌入的生活

苗苗沒想過自己會做這份工作。


她是海歸,學藝術傳媒的。2022年回到上海。第一份工作在教培機構,月薪五千,房租三千五。錢不夠,但也不急,日子慢慢過。常常還沒到月底,工資就沒了。

她話少,性格慢,不喜歡搶,也不太解釋。

後來,她在社交平台刷到“伴讀師”的培訓,說是新職業,也能考證。她報了幾個課,一口氣考了四張育兒類證書。半年後,成了中介的主推資源,開始接住家的單子。

第一戶在陸家嘴,孩子四歲,讀國際幼兒園。雇主要求“全天候陪伴”:講英文繪本、接送上下學、做輔食、設計游戲,還要懂藝術、有耐心、會寫教學總結。


月薪一萬五,節假日有獎金。在家政市場不算高。但她是海歸學歷有議價空間。半年後漲到兩萬一。一年半,她在這戶人家掙了將近三十萬。

她的生活有精確的時間表:

六點半起,七點叫孩子刷牙洗臉,換衣服。

八點前吃早餐、讀繪本。

九點送去幼兒園。路上三十分鍾,帶孩子復習單詞。

返家後整理房間,做教學計劃。

下午去興趣班,游泳、籃球、樂高,每天不一樣。她提前准備泳褲、水壺、檸檬水。回程繼續練單詞。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