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985伴讀師背後:一個學歷灰產業正在浮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回到家,做手工、彈琴、講故事。


晚上八點,孩子睡覺。她寫總結,和雇主溝通,再准備第二天。

她不太出門,也不常更新朋友圈。


這份工作沒有“節點”,沒有升職、沒有休假,也沒人表揚。孩子有時不高興,會朝她吐口水。雇主不滿意教學細節,會讓她站著聽訓半小時。

雇主以前是職場女強人。生完孩子後在家,掌控力很強。隔幾天會檢查一次她的房間和廁所,用手電筒照地板、牆角,查有沒有灰塵和水漬。



孩子其實挺喜歡她,會送她零食,有時候會問:“你今天是不是不高興?”雇主偶爾也會送她一盒面膜,一件小禮物。

但這種親近並沒有轉化為安全感。有次她對保姆說了句“好累”,第二天雇主就知道了。提醒她“話不能亂說,情緒也不能亂放。”

這一年半,她沒能找到那種歸屬感。像某種隱形人員,被嵌進一個家庭生活系統,也與外界逐漸脫節。沒有社保、沒有休假、沒有參照。戀愛、打游戲、旅游這些事,也慢慢消失了。生活被壓縮成一個功能角色,平穩但封閉。

她說:“其實工作不算累,就是不開心。有種被困住的感覺。”


最近,她辭職了,開始做水晶飾品。她說,這種工作四十歲做可能更合適,但現在還年輕,還想再看看別的生活。



漂浮的資格

小余沒回家。


她今年大三,在北京師范大學讀英語。湖南人,口音不重,挺能吃辣。暑假一個人在外面租了間小房,剛好放下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台電風扇。天氣熱的時候,她煮火鍋,辣得臉紅脖子粗,還會在豆瓣發帖找人拼飯。

她也在找工作。加了十幾個家教中介群。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刷有沒有新單子。

“清北優先,其它211看簡歷”“口語要好”“帶飯,住家優先”……她的名字就掛在群文件裡,像一張漂在水面上的紙,每天掛出去,又每天沉下去。

她接到過一次試講,是在海澱。雇主家孩子讀初二,說話夾著俚語,一口英文講得比她還快。她有點發懵。雇主在廚房邊削蘋果邊說,家裡數理化全是競賽老師,語文是北大博士,研學營都報到明年了。

試講結束,對方問她:“你是英語專業的?有專四成績嗎?教學方案是自己寫的嗎?”她頓了頓,說:“考過了,成績還沒出。”

其實成績早出了,差了幾分。那之後她一直沒查,也不太想提。教學方案也不是她寫的,是改的別人的。她知道,那一刻自己並不“合格”。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