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從北震到南 溫村南邊今日再現連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西網綜合)繼昨天北加州發生多次地震之後不到24小時,今天當地時間8月15日,美國南加州在不到12小時內連續發生三次地震,其中兩次僅相隔10分鍾,最大震級為3.6級。




雖然目前暫無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報告,但洛杉磯、裡弗賽德(Riverside)和聖伯納迪諾(San Bernardino)等地都報告有震感。



南加州最新一次地震(3.6級)發生在上午9:50左右,雖然震中位於洛杉磯市郊外,但市區多地居民都報告稱感受到震動,不少人通過社交媒體分享震感經歷。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第一次地震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今天上午4點(太平洋時間凌晨1點),後續兩次震動約在8小時後接連出現。盡管其他兩次地震震級僅為2.7級,科學家指出,此類地震的能量已足以被人感知。

“這類低至中等強度的地震在加州並不罕見,但連續發生依然引發關注”。一位地震學專家表示。

為何南加州地震頻發?

USGS在聲明中指出,南加州頻繁的地震活動是由於構造板塊運動引起的:

“南加州位於太平洋板塊(西側)與北美板塊(東側)的交界處,構造運動造成了劇烈地殼活動。兩塊板塊的相對運動導致了地區內大量斷層的形成和地震活動的頻發”。


其中最主要的板塊邊界斷層便是著名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它從南部的索爾頓海延伸至北部門多西諾角海域,長達745英裡(約1200公裡)。


“聖安德烈亞斯斷層是該地區最有可能產生大規模地震(最大可能達8.2級)的構造帶。1857年,南加州曾發生7.9級‘特霍恩堡地震’,當時洛杉磯地區震感強烈”。


近期震群引發科學界關注

此次震群活動的發生時間點,也正好在北加州發生多次地震之後不到24小時。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自周四上午以來,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蓋瑟斯地熱田附近已記錄到超過100次小型地震。

北加州的震群始於美國東部時間1:51凌晨,僅2分鍾內就連續發生4次地震,震中位於舊金山以北約72英裡,靠近聖安德烈亞斯斷層。

“這些地震可能屬於一次震群或余震序列”。USGS稱,“特別是Maacama斷層(一條與聖安德烈亞斯平行的斷層)也記錄到3.9級震動,顯示該區域板塊活動復雜”。



目前,加州是美國地震活躍度第三高的州,僅次於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截至今年,加州已發生超過1.4萬次地震,雖然震級多為輕微,但由於其人口密度大、基礎設施密集,對社會影響尤為突出。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