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媽媽為什麼要打工」,女工的辛勞與掙扎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那她們什麼時候會停下來呢?就是做不動了,被城市勞動力市場淘汰了,她們就停下來,回到自己的村子,度過最後的時間。


縱觀女工的整個生命周期,我會覺得,她們的生命,是嵌在家庭裡面的,而且因為城鎮化的趨勢,這些轉折變得更加鋒利,她們承擔的壓力也更沉重——城鎮化在普及,民辦大學與職業學校在擴張,孩子要進入城市。所有這些都會傳導到農民工家庭,傳導到女工身上,讓她調整自己生命周期的轉折。

我們說了這麼多女工,那男工呢,這個家庭裡的父親呢?我個人認為,父親的角色比較單一,就是掙錢。如果我們把分析女工的框架,用來分析男工,那他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就是結婚。結完婚,他就變成了一個「當家人」,一個掙錢的人。社會對他的期待,就是你把錢拿回來,這就行了,你就是一個好男人。


從單身工人到丈夫、父親、爺爺,他們的角色,相對來講都比較簡單。他們很少承擔照料義務,一般什麼時候會參與呢,過年返鄉的時候,或者建築工在兩個工期之間返鄉,會參與一些所謂的「家庭照料」,但這種管理也很粗暴,我經常聽到的就是「打一頓」,只有父親能暴打孩子一頓。

至於這些家庭裡的權力關系,總的來說,家裡的戶主還是男性,他常年在外掙錢,回到老家,還是家裡的代表,權威還在。但家裡日常小事的決策,包括錢怎麼花,其實已經是女性做主。但這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女性承擔的責任也更大。

如果她在陪讀,最後孩子不聽話,沒考上高中,那麼丈夫會責怪她,她也會覺得自己沒做好。在日常的照料和勞作之外,這會給她們帶來額外的焦慮。但我們必須要知道,在那樣的環境裡,一個母親又能怎樣幫助到孩子?或許更多要依賴的,是社會和學校教育

我的母親,也是女工

最後談談我作為研究者的感受吧。我做研究,跟很多人都不一樣。大多數人是出於職業或智性方面的興趣,但這麼多年來,我都是從自身經歷出發。尤其是我們今天談的母職和女工問題,跟我的經歷直接相關。

我也曾經是留守兒童,生活在一個不那麼幸福的家庭裡。從很小開始,我就看到了所謂「母職的經濟化」,看到了我媽媽在經濟層面,對這個家庭的付出。


我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呢?首先說我父親,他是我爺爺奶奶最小的孩子,從小就備受疼愛,他在村子裡是開手扶拖拉機的,是個技術工,在村裡也受歡迎。但他不是很著家,愛喝酒,喝完酒也愛打牌,掙的那點錢,自己胡亂就花光了。

而我媽媽,一輩子都是掙錢的人。在務農時期,她就是主力,我六七歲就跟著她下田,一直看到她很辛苦。農業是季節性的,不忙的時候,她也要幹別的活。她去水泥廠扛過水泥,去石灰廠打過工,在工地上幹過活。一般女性在工地上都是做小工,但她是做雜工,這是中老年男工幹的活。所以你就知道,她一直都是重勞力。

我上初中之後,他們到廣東打工,我爸爸不願意進廠,就在那邊開三輪,後來跟著我表哥,承包了一些工廠的廢料處理工作。我媽媽更辛苦,她進過廠,做了好多年拾荒的工作。因為我爸爸的性格是那樣,我媽媽總得跟著他、管住他,讓他不把錢花光。


他們打工打了很多年,直到我和我弟弟大學畢業,中間他們還回家蓋房子,也是我媽媽在總負責。

後來我父親身體不好,因為愛喝酒,他變得很胖,50歲不到,血管就出了問題,偏癱在家,我媽媽照顧他。但就算這樣,她還是會出門做活,找那種凌晨、深夜幹的活,這個點我父親睡著了,不需要照顧,幹完了,她就匆匆忙忙回家。那幾年,是她最最不容易的時間。

在這樣一個家庭裡,我媽媽的經濟角色非常非常突出。她要掙錢,也要管我爸爸的錢,既要忙外面,也要忙裡面。這一輩子,她都是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來凸顯她「經濟人」的角色。

這對我媽媽有什麼影響呢?後來我弟弟有了孩子,她去幫忙帶孩子,你就會發現,她很不適應,因為她不知道怎麼帶小孩——她是典型的「幹活的人」,這種照護工作,是她不熟悉的。所以她經常以那種命令的方式去帶孩子,會罵小孩,恐嚇小孩。她沒有那種細心和耐心,也沒有那麼精致和講究。所以直到現在,我媽媽生活在弟弟家裡,矛盾一直都很多。

所以對我來說,因為出身於這樣的家庭,我母親強烈的經濟角色,她掙錢的辛苦,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她很難兼顧別的層面,母親、妻子的層面,我都看在眼裡。

這種經歷也永遠影響了我們的母子關系。我小時候也不是她帶大的,是爺爺奶奶帶的。她常年幹重活,後來又在外面打工,我們之間的交流,尤其是情感方面的交流,其實沒那麼多。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