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收儲百萬套法拍房救市?這藥方是坑全民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些年,經濟學界的整體風評已經降到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最低谷,是“專家變磚家”的重災區。不是過於樂觀的預測屢屢落空,就是開出的“藥方”過於扎心。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姚洋批評北京的馬路太寬、城市太大不人性,北方文化的“非理性”,自稱有“一代人的南方崇拜”。他這番“貶京揚滬”的言論引發了爭議。

愚見,對姚師的“南方崇拜”大可不必當真,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他的經濟政策主張。


01

“魔都”和“帝都”之間的比較由來已久,民國時就有所謂的“海派”和“京派”之爭,是很多名宿大師都參與過的名場面。但是,最後的贏家既不是海派,也不是京派,而是魯迅。

魯迅是兩派都不喜歡,兩邊都罵。他這輩子,好像都沒喜歡過什麼地方。自然,應以魯迅為准。所以,民國時的爭論也成了時過境遷的老黃歷,連參考價值也沒有。

今天的“魔都”早已沒有十裡洋場,民國的“帝都”也不是現在的北京,並沒有姚洋討厭的“馬路太寬”,而是老舍和梁實秋筆下的市井百態。

非要說京滬之別、南北差異,或許十幾二十年前還有一些,現在還有嗎?妥妥的全國一盤棋。就是“馬路太寬”,也是一樣的。姚師高就的滴水湖,馬路並不窄。

這就叫“區域均衡發展”,是就高還是就低另議,但肯定均衡肯定是均衡。以姚師之尊,現在還談什麼地域差異甚為不妥。不但政治不正確,而且實際也不存在。姚師的“南方崇拜”,刻板印象罷了。

何況姚師本人作為政策研究的頂尖專家,不正是北方“理性決策”文化的一部分嗎?如今的局面,有他的貢獻,不必也不能謙虛。下凡“魔都”,也不會改變姚師的“理性決策”。

02


姚師的學術生涯,主打的就是“理性決策”。師從從經濟學家林毅夫老師,起點不可謂不高;執掌國家級智庫北大國發院多年,排面不可謂不足;“50人論壇”成員、長期身處政策研究一線,影響力不可謂不大。受過“理性決策”的專業訓練,有過“理性決策”的長期貢獻,不會因為挪個窩就不理性或更理性。問題是,理性和理性不一樣,市場理性和政策理性不是一回事。

市場理性是尊重市場規律,而政策理性則是服從行政規律。姚師的經濟學思維主要是政策理性,市場理性有一點,但不多,而且還要屈就政策理性。

比如說,他所謂的“擠入效應”,姚說:


一般學界認為,政府支出有擠出效應,即政府支出多了,民營企業的支出就少了。但是也要看到另一面,即政府支出多了,會帶動下游企業的發展,也就是擠入效應。

站在“有為政府”的角度,此說當然成立。哪家政府不想“有為”,哪個部門爭取預算不是多多益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可是,站在市場的角度看,政府支出的“擠入”並沒有帶動經濟的有效增長,只會造成大起大落的大回擺。

凡是政府支出快速增長、政策和財政資金發力主導的經濟領域,最終都出現了資源錯配、先熱後冷的“大擺錘”。基建熱、光伏熱、新能源車熱,無一例外。

“擠入”時如火如荼、一哄而上。“擠”到擠不動了,產能過剩、不良資產堆積的後遺症集中發作,又不得不掉頭“擠出”。這種“擠入-擠出”的政策周期,才是中國經濟周期的真相。如此高能耗、低效率的鍾擺運動真能“帶動下游企業的發展”嗎?姚師心知肚明。



03

早在2019年,姚洋就對新能源車產業就有過精准的預測。他在那年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指出,“只要傳統車企開始造電動車,全世界大概只有一家非傳統的電動車企能活下來,就是特斯拉,其它恐怕都得死掉。”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87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