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電視劇"擠水分"後,我們期待更多好故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工人日報)

據新華社報道,8月1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進一步豐富電視大屏內容促進廣電視聽內容供給的若幹舉措》,其中“改進電視劇集數和季播劇播出間隔時長等管理政策”的表述引發廣泛關注。


過去一個時期,電視劇行業有個怪圈:集數越長,廣告越多,收益越大。觀眾不得不一邊吐槽一邊“倍速播放”。其實,觀眾並非反感長劇,而是厭惡“無效長度”。上述政策調整實際上藏著觀眾對好劇的樸素期待:與其在爛劇裡消磨時間,不如讓每一分鍾都值得回味。

這些年,電視經歷了兩次危機:一是遭受智能終端沖擊,年輕人偏愛通過手機獲取影視資源,電視開機率大幅下降;二是劇集迎來內容危機,好劇不多、優質劇集更新較慢等尷尬有目共睹。


為此,不久前,有關部門下力氣治理“套娃收費”、明確要求開機簡化操作等,這是提升開機率、解決“看電視難”問題的探索。如今,調整集數和排播規則,是進一步完善前述舉措,並對觀眾“看好劇難”抱怨的一種回應。


這一轉變背後是公共文化服務理念的升級,從“夠不夠”到“好不好”,從“填飽肚子”到“吃出滋味”。電視作為“家庭文化客廳”,需要兼容爺爺奶奶愛看的年代劇、父母喜歡的家庭倫理劇、年輕人追的懸疑短劇。新規鼓勵支持優秀微短劇進入電視播出,正是為了打破“代際鴻溝”,讓不同年齡的人都能找到歸屬感。

政策只是第一步,關鍵要看執行。過去該行業有過教訓:“限薪令”出台後,有的劇組搞出了“陰陽合同”;限集數後,有的劇拆成上下部“換湯不換藥”。這次調整要避免重蹈覆轍,需加強一些細節工作。比如,“彈性”不是“放任”,集數不設硬杠,但備案審核要更嚴,防止“注水劇”卷土重來。平台可公開“棄劇率”“完播率”,讓市場淘汰劣質內容。

上世紀80年代,電視劇《渴望》播出時萬人空巷;今天,我們擁有海量內容,卻經典不足。我們期待更多人能回望初心:電視劇的本質是講故事,而不是算賬;是打動人心,而不是消耗時間。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