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这确实是中国人展现出非凡勇气的行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部新电影将二战期间数百名英国战俘从日本货轮“里斯本丸”号(Lisbon Maru)获救的事件搬上银幕。在此之前,这段历史过往鲜为人知。


1942年10月1日,日本货轮“里斯本丸”号正运送1816名英国战俘前往日本的囚禁地。美国潜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发射鱼雷,导致船只在中国沿海沉没。据幸存者描述,日本士兵在撤离前将船舱封闭,将英国战俘困在船内。

随着“里斯本丸”号沉没,英国战俘试图逃生,却遭到日本士兵射击。此时,来自附近岛屿的中国渔民赶来救援,从海中救起384名英军。这段真实事件成为中国导演方励拍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灵感来源,该片于2024年在中国上映,随后又推出了商业大片《东极岛》(Dongji Rescue)。


英国皇家海军的杰克·休伊森(Jack Hughieson)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的访谈中描述,他听到仍困在船舱中的士兵唱着战时行军歌曲《远赴蒂珀雷里》(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他说:“我至今仍能听到那歌声。在呼救声和哀嚎中间,是歌声。你能从水面听到……那些即将面对死神的人们的呼喊。”



1942年,日本货轮“里斯本丸”号在中国沿海遭美国潜艇鱼雷攻击


这只是方励在拍摄《里斯本丸沉没》时所采集的众多感人证词之一。他花了近十年时间调查并制作这部纪录片,根据历史学家托尼·班纳姆(Tony Banham)的著作改编。除了口述历史,他还拜访了罹难和幸存英军的家属,且找到了两位仍在世的幸存者——九旬老人威廉·班宁菲尔德(William Beningfield)和丹尼斯·莫利(Dennis Morley)。他也见到了最后一位中国救援者林阿根,当时已94岁(这三人皆在影片上映前去世)。




幸存者们一致表示,这些在香港战役(The Battle of Hong Kong)后被俘的英军被关在“里斯本丸”号肮脏的船舱中,莫利形容为“几乎泡在粪便里”。当船被鱼雷击中后,一名原为屠夫的战俘用随身刀具割开帆布,让部分人得以逃出。他们制服了船上的守卫,但随即遭到附近日本军舰的射击。“他们乐在其中,”莫利在影片中说,“我们成了训练靶子。”

救援来自舟山群岛附近的一队中国渔船,他们发现海中有人后展开救援,成功救起384名英军。据军事历史学家、也是纪录片顾问和制片人的费恩祺(Brian Finch)表示,这促使日本也开始救人。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