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長壽: 生物年齡倒轉11歲 專家曝光"長壽3習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老化醫學教授、肥胖症專家洪克特(Kurt Hong)透過生物年齡檢測發現,現年52歲的他生物年齡僅有41歲,成功逆轉11年歲月痕跡。這名3寶爸沒有任何慢性疾病,身體狀況媲美年輕人,並將他的成功秘訣歸功於3大日常習慣。


《商業內幕》報導,洪克特目前擔任洛杉磯預防醫學公司Lifeforce首席醫療長,同時也是醫學與老化研究教授。他約18個月前透過PhenoAge演算法進行生物年齡檢測,透過分析9種與老化相關的生物指標,包括發炎指數及代謝狀況來評估真實的身體年齡。

洪克特說明,“許多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都和飲食內容和體重控制直接相關”,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他長期采用地中海飲食法,攝取大量新鮮蔬果,這種飲食模式被廣泛認為是延長壽命最健康的方式。


而他的3大日常習慣首先是運動,洪克特會結合有氧運動與重訓,“有氧運動無疑對心血管健康有益,重訓則有助維持肌肉量和骨質密度。”他每周多次在健身房進行45分鍾重訓,強調效率比時間長度重要,夏天也喜歡游泳、跑步和健行,充分利用南加州的好天氣進行戶外活動。

第二則是營養補充,洪克特對保健品采取謹慎態度,僅固定補充維生素D。檢測結果顯示他體內維生素D偏低,而這種維生素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尤其人在35歲後骨骼密度開始自然下降,而維生素D不僅有助鈣質吸收,對免疫系統及癌症風險控制也有正面影響。


台灣食安專家韋恩則在部落格指出,維生素D功能多元,有助骨骼強化及免疫系統健康,但台灣75%以上民眾攝取不足,中高齡者更是高風險族群。他提醒,鮭魚、鮪魚等富含魚油的魚類,以及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起司都是良好來源,但維生素D屬脂溶性維生素,過量會造成高血鈣症或腎結石,每日攝取上限為50微克。




訓練腦力是洪克特第三個重要習慣,每天花1至2小時進行腦力活動,“大腦就像肌肉,不使用就會退化”。通常工作內容已足夠刺激,周末他則會和孩子下棋或讀書,看手機、平板等裝置的時間不算。

研究顯示,心智刺激雖無法阻止大腦老化,但可建立抵御阿茲海默症狀的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具有較大認知儲備的人,阿茲海默症發病時間較晚,症狀也較輕微。

“最重要的是告訴患者,年齡真的只是數字”,洪克特表示,“你的身體可能告訴你已經52歲,但你可以表現得像35歲一樣,當然情況也可能相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