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體制內95後,上班辛苦寫材料,下班還要送外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每天下班後送三小時外賣,“像打游戲做任務”,一天能賺100多元。上個月,四川遂寧一位公職人員公開表述了這個體驗,社交平台上也隨之出現類似聲音,提到最多的感受是“自由”。

他們多數是體制內的95後,認為送外賣有系統設計好的路線,無需思考目的地。在接單、取貨、送單這樣的輕體力活中,賬戶數額慢慢變多,他們得到了工作上難得的及時反饋,也暫時放下了焦慮和迷茫。與此同時,穩定的生活被切開一個口子,得以看見體制外更具體的世界。




我想通過送外賣來提高執行力。平時工作主要在寫材料和新聞稿件,能發表的話會有成就感,但有些周期要一周兩周,寫到一半進行不下去,我就會拖延。我感覺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指引我。

面對一份上萬字的工作匯報,剛開始很迷茫,不知道詞句怎麼堆疊到一起,怎麼分出不同層次。後來領導說,要從“戰略”和“戰術”去寫,現在意會了,但實操還是有困難。送外賣不太需要動腦,接單後頁面出現地圖,指示了前進的方向,我就跟著到達目的地。我不會像一些單王,為了提高效率思考路線。

寫材料也是這樣,我實在想不出來,就拿大框架和領導交流。她是個跟我媽年紀差不多的人,挺照顧我們的,一般直接上手改。我也會幫領導寫講稿,如果裡面某句話最後被讀出來,挺有成就感的,但就僅此而已,意義是抽象的。而送完一單外賣,錢立刻到賬了——我一個月送了快250單,掙了764.4塊。



●送外賣時的自拍

讀書時,我的成就感好像就來自外界的肯定。初二的時候,我在廣州的私立學校讀書,在30人的班裡排第一。其實本來是第五、第六的,但有同學陸續轉回老家,我前面就沒人了。全班第一的稱號落在我頭上,我更想努力,讓自己配得上這個榮譽。後來回老家讀書,我也還是第一名。中考我拿了全縣第一,去了全省最好的學校。



當了第一,老師就很關心我,我也喜歡輔導同學功課,都有成就感。而在家裡,我是被忽視的。我從三四年級開始,跟著父母在廣東生活。2010年前後,他們開了一個家庭作坊,做手袋加工廠外包。忙不過來,就讓我去幫踩縫紉機。有次周末,同學來找我,我媽直接說“他要幹活,不跟你出去”。我覺得很丟臉。

有次我坐在小凳子上做手工,跟我爸起了爭執,他直接把我踢倒在地上,我爬起來坐好,他又踢,就這樣循環了5次。在學校裡我是快樂的。學校只看成績,穿一樣的校服,我覺得我和大家是一樣的。

家裡條件不好,去年之前,父母在老家沒有買房。過年回去,我們和叔叔一家擠在爺爺家裡。那是一棟老式瓦房,雨水從瓦片縫隙裡滴進來,落在尼龍紙上。在廣東的時候,我們一家擠在一個15平米的單間,有張鐵架的上下鋪,我睡下鋪,父母睡上鋪。

我一直有生存焦慮,擔心養不活自己,沒有父母兜底就沒有退路。大學時,忽然沒了高考的大方向,我一下子有點不習慣,績點也卷不過別人,我就開擺了。考公主要是覺得穩定,我對崗位沒有要求,做什麼工作對我來說都一樣。

我考了五六次各地的崗位,在畢業那年的11月上岸了湖北縣城的崗位。這裡是我對象老家,她在60多公裡外的縣城工作,一兩周見一次。我們是初中同學,高考後重新聯系上,在一起5年了。

每天五點半就下班了,沒什麼事幹,確實比較無聊。一般玩游戲玩到八九點,洗漱完再跟對象打視頻。今年過完年回來後,我辦了張游泳卡,想通過堅持一件事來給自己信心。但每次游完泳回家,還不到八點。

腦子裡有過很多想法,去充實生活,比如做自媒體,組裝電腦,但就一直拖延,行動不起來。後來,我刷到情侶送外賣的視頻,說“像兜風一樣做任務,還賺到錢”。我覺得這是我能做的。

印象比較深的客人有兩個。有個50歲上下的客人,接到我打過去的電話後,用當地的土話跟我說,“我出來迎接你。”還有個兩歲多的小孩,歪歪扭扭地走過來,接了外賣後,朝臥室走去,邊走邊說,“媽媽,快遞。”我覺得很可愛。

取餐的時候會碰到一些外賣員。我沒穿制服,他們會問我是不是大學生,暑假跑兼職。我一般不說實話,怕要解釋一連串的問題,會直接說是。做到這件事,像是對我行動力的確證,我也感受到兩種身份下,我的變化。



●第一次多單一起送。

就和我同事們都說了我送外賣的事。其中一個是本地的00後,也去試了試,但覺得走進小區太累了,只送了4單。我也碰到過其他公職人員。有次在電梯裡,我看到有個人跟我的打扮很像,沒戴平台頭盔,戴眼鏡,聊了兩句,他就跟我說了自己是哪個單位的。

不過,最近兩三周我就已經沒有怎麼送外賣了,單價在下降,收獲沒那麼大了。我和對象在初步商量買房,想讓雙方父母各資助一點,在我工作這個縣城買,以後我們來還貸款。但也想一起往地級市考,畢竟縣城生活沒那麼方便。她還想讀在職研究生,我更沒規劃一點,相比起規劃,覺得可能機遇更重要。





送過外賣,我更關注騎手這個群體了。以前也會看到,但不是真正看見。在商家那兒取餐的時候,我聽到過兩個小哥聊天,說最近兼職的大學生太多了,重物、高樓什麼單都接,他們都期待暑假趕緊結束,這樣就沒人跟他們搶單了。

我碰到了很多跑眾包的大學生或情侶,還有熱心人。也碰到過一個刷單的商家,他就給我兩個單子,讓我跑到目的地,點送達就行。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出來碰到另一個跑眾包的小哥,跟我解釋這是老板在刷單,到了目的地不用爬樓,直接點送達。



●送達後,給客人拍的確認圖。

平時打交道的幾乎都是體制內的人,我感覺見到的世界比較局限。但我還是慶幸上岸了,和今年碩士畢業的本科同學聊起來,他們都說找工作很難,考公考編也更激烈了。

去年,我從街道考到了現在的事業編。這裡曾經是我的“夢中情單”,各方面條件都很好,但現在我主要負責行政,每天對著電腦,和材料打交道。工位對面就是主任,沒那麼自由,基本上就被封閉在工位上了。


之前被借調到另一個單位時,會有男同事在酒桌上開女同事的玩笑,她們表面上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私下會說很不想參加這種飯局。現在偶爾也要跟快退休的同事打交道,他們不太認識新人,叫不出名字,對接工作比較敷衍。

剛開始工作時,我還是學生思維,領導給我的活兒,我下班前就給他了。他還誇我,“不愧是985畢業的,幹得又快又好”。但我慢慢發現,這樣只會讓他派更多的活兒給你。而且有些活兒,拖著拖著可能也沒了。

而且不能什麼都挑明了說。有次要給上級提建議,我寫經費不足,多給點錢,還希望上級自己多下基層講課,這些都讓我的領導給刪了。後來我就知道了,得想一個不是很敷衍,但又不冒犯、合心意的建議。

我不是那種能整頓職場的00後,比較聽話,但也會判斷什麼活兒該是我幹。有次主任讓我報賬,做一個我沒參與的項目的經辦人,結果被財務找了。第二次他再讓我這麼做,我死活不幹。

我和單位裡幾個95後同事走得比較近,工作以來接觸的人,要加微信的,就被我貼上不同單位的標簽,跟生活相關的朋友圈是屏蔽他們的。擔心發太多和吃喝玩樂相關的,被領導看到,或者展示太多技能,被抓壯丁,去搞演講、主持之類的活動。

在街道的時候,我的分管領導30多歲,會說我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結婚找對象,把人生大事搞定,才能更好發展事業。她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在組織部天天加班。我挺贊同她的說法,只不過還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下了班,我會做瑜伽,上夜校,但也想體驗一些不用動腦子的活兒——想過擺攤,寫字做成小書簽拿去賣,但又怕做不起來,送外賣沒什麼門檻。第一天下午注冊,晚上就開始送了。

剛上線馬上被派了一單,沒看清就接了,結果發現是一大桶水和12瓶礦泉水。因為已經過了兩分鍾,取消訂單扣了我10塊錢。前三天送單的時候,有新手獎勵,刺激我送更多。最開始的兩天送11單我得花上4個小時,會有被吊著走的感覺。

有時候已經不想幹了,系統又派,就會繼續做。越到後面,任務難度越高,比方說要在半個月內完成300多單,一個月內完成900多單的,很難。我到第三天就決定看心情跑,當個調劑了。






●送外賣的路上。

送外賣後,更直觀感受到錢來得不容易。有次送單我忘記帶水了,想去買,突然想到一瓶水就要兩塊,送一單也就掙4塊,會覺得白跑了。送外賣不停奔波,全程很緊張,時薪也就十五塊,相當於一杯奶茶。

送外賣的很多時候都感到委屈,所有人好像都能說你一下。有次在店裡取餐,外賣員都擠在出餐的小窗口前面,我都不知道該站在哪裡,店家著急起來,直接把我扒開,讓我不要擋路。最後我等不及,對著窗口大喊:xx號的鹵牛肉好了嗎?還是沒人理我,旁邊的外賣小哥提醒我,得更大聲一點,不然根本沒有人注意你等了多久。

有次我送到高鐵站,找不到路,直接把東西放在服務台拍了個照,顧客跟我抱怨:“你不識路嗎?”我很委屈,倒不是怕被投訴,而是我覺得整個過程我什麼都沒有做錯,一直都在努力,卻還是沒做好,心裡挺難受的。這樣看的話,我的工作雖然偶爾會有相互推諉的事,但同事間基本的尊重是有的。



我騎小電驢上下班,單程14公裡,一年累積了一萬多裡程。刷到別人送外賣減肥的帖子受到啟發,我想,空車回去也是回去,接些順路的單子,能掙個10塊、20塊的菜錢。

7月5日“外賣大戰”那天晚上,我去一個新商圈附近的商場買半價菜。本來想如果接到家附近的單子,就坐公交送過去,把車費賺了。結果打開搶單頁面,發現訂單全是商場裡的,從負一樓送到四層、五層,而且在4塊單價基礎上還有額外獎勵。

我先送了一單果汁,從3樓到4樓,就賺了8塊。那天商場人很多,我穿著洞洞鞋一路狂跑,一個小時送了6個“懶鬼單”,掙了46.1塊。男朋友也在,他沒注冊,我倆打配合,我在樓上送,他去商家那兒取。

賺錢的目的最終都是為了生活。工作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賺死工資的辦法,完成即可。我現在快到下班點就會開始刷單,穿上防曬服,拿起手機和鑰匙往外沖。進到體制內工作有點“走狗屎運”——2022年,我老家有人才引進政策,兩次面試就能給編制。

我的學校剛好在這個計劃的范圍內。我本碩讀的專業都很冷門,主要做分子生物學的科研。我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做了三年研究,但課題進行得不順利,特別痛苦。有編制的話,就不考慮升學了。因為是碩士進來的,職級還可以,但也就沒什麼上升空間了。

我現在把生活跟工作分開,外賣平台搞“0元喝奶茶”的那個周末,我又去了那個新商圈。有顧客下單後自己取餐,我只要跑完軌跡,就能拿到這筆錢。但那天“懶鬼單”比較少,我送的都是附近七八百米的,步數快2萬了。



●碰到“0元購”活動。

我原本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掙20塊,但有天下暴雨,單價能到10塊,我回家路上接單,一不小心就弄到了八點多,賺了85塊。8月8日那天,因為又有額外獎勵,搶單變得困難,一個商家有100多個騎手排隊。我刷了40分鍾,一單都沒刷出來。



這像玩爆金幣的小游戲一樣——接單,完成任務,不用動腦子,就有錢到賬。送外賣這一個月,掙了1300。我不靠這些錢生存,一開始的目標是掙個換電動車電瓶的錢,300多塊,一周多就賺到了。那就幹脆把200多的手機電池也掙了。

送的100單裡,有三單因為太貪心超時了。超時會被扣6分,得再送60單才能賺回來。我是那種“該省省該花花”的類型,會花三四萬買黃金,也出去旅游,買過基金和股票,但虧了。在過日子上,我喜歡花更少的錢過品質不錯的生活。

在晚上七八點到永輝買打折蔬菜,關注網絡上教薅羊毛的博主,買十幾塊一箱的維達紙巾,算下來就六七毛錢。上大學那會兒,我當讀書管理員,每個月掙500,生活質量“突飛猛進”,拋開伙食,能買些化妝品、去旅游

我爸媽都有退休金,本來沒有太為他們養老焦慮,但最近一年,我爸爸生病了。他有心臓病,做過心臓搭橋手術。我現在每天夜裡去醫院陪床,注意力幾乎都在他身上,也會焦慮未來怎麼辦。送外賣除了能掙錢,騎電動車本身也是一個很開心的過程。你有目標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漫無目的地跑。

(為保護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