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本科畢業回爐職校,很多人的大學都白上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升專”的出現,終究是一種市場思維、務實精神的勝利,也是告訴那些大學們:真的關心學生,就好好幫他們找工作吧。

最近,“本升專”相關話題再次於社媒平台登上熱搜。


此次受到廣泛關注的,是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據媒體報道,2025年,該校的動車組檢修技術、高速鐵路綜合維修技術等多個專業備注招生對象為本科生。該校的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稱,學校的本科畢業生報名情況不錯,2024年就完成了招生計劃。

這個消息引人關注,因為這是一種“學歷倒掛”——先上了本科,再返回頭去讀大專。

這個現象,很多媒體用了一種相對開放、歡迎的態度去看待,認為這是破除“學歷迷思”,這是“重新校准人生坐標”。

話很漂亮,但無法否認這是反常的。

花4年去校准人生坐標,那早讀大專不就好了?可以省多少時間和精力?不僅大學4年省了,還省了高中階段沒日沒夜、軍事化管理、上廁所要掐點的苦讀。

無論如何,這種回爐就是一筆巨大的成本,長達數年的投入打了水漂。這背後終究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自救。

01

“本升專”已經越來越常見,幾年前就開始有媒體報道。

比如《南方周末》曾報道,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說,該校這兩年招收的本科生超過150人,主要是想通過培訓考取心理咨詢、營養和健康管理等方向的證書。

成都新東方烹飪學校的老師在報道中提到,在跟自己學習川菜烹飪的學生中,三成有本科以上的學歷

青島技師學院從2009年開始創辦“大學生技師班”,招收已經有專科及本科學歷的學生。2015年以來,大學生技師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學生是本科生,等等。

之所以“本升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好找工作。

像上面提到的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看名字就不難想象去向是哪裡,還是多少年輕人渴望的穩定大企業。像青島技師學院也在報道中說,學生大多順利就職知名企業,薪酬普遍高於同期應屆生平均水平。

有些話多少有宣傳成分,但對找工作有幫助肯定是直接原因,否則,誰讀書有癮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大專就好找工作?

02

毋庸諱言,這是因為大專對應的工作不夠“高端”。當然這肯定有人抬杠“職業不分貴賤”,那麼就說得含蓄點,大專對應的崗位多在第二產業,而不是第三產業。

而第二產業向來就很缺人。2022年曾有數據顯示,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數據,2021年三季度企業用人需求中有38.7%集中在制造業。

同時,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大於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有43個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行業存在供需缺口;24個新進“最缺工”排行榜的職業中,超過半數與制造業直接相關,占比高達54.2%,遠高於其他職業


另外,《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我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至2025年人才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需求總量與供給總量差距不斷拉大。

從這個角度看,甚至就業難都不存在,大量企業還缺人呢。只要脫下孔乙己的長衫,穿上工人的藍衫,甚至快遞員的黃衫,專車司機的襯衫,工作當然還好找的吧。

這就很吊詭了,一邊缺人,一邊又喊就業難,這種反差到底從何而來?其實很簡單,現在的多數年輕人不願進廠罷了。



這個現象早就有了,幾年前就有年輕人寧願送快遞、不願進廠的說法,此前就有媒體調研發現,年輕人不願進廠的主要原因就是“收入低、不自由”,有老板甚至吐槽“出去買瓶水,人就不見了”。

缺人,終究是有原因的,工作環境大概什麼樣,人們心裡是有數的。

而那些年輕人,辛辛苦苦地讀書,背負了家庭的萬千期待,不就是為了擺脫這種命運,去追求一個最起碼進入服務業的未來嗎?

看看那些本科專業,經濟、金融、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醫藥工程、計算機工程,哪一個不指向聽起來就好聽的“現代服務業”?


只不過現在年輕人低頭了,找不到服務業的崗位,那麼就去“回爐”讀那些“最起碼保障一個工作”的大專吧。

當然,現在“本升專”還談不上多大規模。但如果有一天這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那麼更值得深思還不是年輕人“找到自我”,而是產業格局出現了問題——碰到了某種天花板,無法再向上突破了,大量勞動力,只能堵在“第二產業”。

03

這背後也無法忽視這些專科院校自己的努力。沒有所謂名校光環,也沒有各種不著邊際的折騰,它們想要在教育格局裡生存下來,只能靠一個——就業。

在一個報道裡寫的細節很有意思,一個本科生讀了一個專科的多媒體制作專業,結果這個專業的名稱就叫“××國際會議中心訂單班”,直接就把甲方的名字、工作內容不掩飾地寫在名字裡,毫無心理負擔。

而這種思路才是對的。相比於大學,這些專科似乎對學生才更負責。很多大學,由於先天賦予的地位,它們並不用擔心自己的生源,哪怕負面新聞纏身,大概也不怕“第二年沒人報”。

網民針對一些大學的負面新聞,動輒就說“明年分數線要降”,完全是異想天開的囈語,把大學的級別看一看就知道了,哪在乎你怎麼看它呢。

但是專科就不一樣了,它們真的要在市場中生存。它們的名頭不會構成號召力,從來也擠不進各種排名,所能依靠的只有KPI——到底能把學生送到什麼地方去上班。

當大學還在忙著各種安排通稿,津津樂道自己的教學改革、重大成果、“對學生多麼的貼心”,這些職業專科院校只能埋頭聯系企業、找到贊助、輸送學生,做著一堆苦活累活。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學,明明在已經飽和的情況下,還可以開設專業,設置各種碩士、博士點。說白了,還是不擔心,完成“高等教育”的指標就好,至於就業,那得靠學生自己努力啊。

當然,專科學校也不是沒有騷操作,什麼把學生當免費勞力、壓榨學生的新聞也不少,但專科的生存邏輯有根本的不同。

就如同衡水中學對所有素質教育的沖擊一樣,專科也在用今天最大的教育KPI——就業,去打臉那些本科院校。你名氣是大、專業是多、分數線是高、社團生活是豐富,但我能讓學生有工作。

這或許不夠令人舒服,畢竟高等教育的各種所謂“內涵”,什麼“大學精神”,就只剩下了就業。但這也不完全是壞事,“本升專”的出現,終究是一種市場思維、務實精神的勝利,也是告訴那些大學們:

真的關心學生,就好好幫他們找工作吧。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