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十年九旱"的西北如今暴雨频发 院士:还有更猛的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NBD:目前对西北突发性强降水的预报精度如何?哪些技术能提升西北地区极端天气的预警能力?


黄建平:目前,得益于数值预报模式进步和多源资料融合应用,我们对西北地区强降水的预报能力稳步提升。例如,2024年9月青海大通暴雨过程中,提前24小时对暴雨落区做出了较准确预报,暴雨红色预警提前量达58分钟。当前,短期晴雨预报准确率已超80%,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90%以上。然而,西北地形复杂,观测站点相对稀疏,对局地突发性、对流性极强的暴雨预报仍是巨大挑战。

我们对其发生时间、地点和量级的精细化预报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提升预警能力需依靠:一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精密监测网,弥补观测空白;二是发展公里级甚至更精细化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更好刻画地形与云雨物理过程;三是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融合、预报解释应用中的运用;四是优化以预警信号为导向的“叫应”机制,解决预警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应对极端天气不能“等风来”

建议:共享数据、算清“未来损失大账”

NBD:在“半干旱气候系统模拟”研究中,如何将气候预测数据转化为城市防灾的具体建议?

黄建平:将气候预测数据转化为防灾建议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主要分为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降尺度与精细化。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型,将大尺度气候预测信息降尺度到城市尺度,生成更高分辨率的未来气温、降水等要素预估产品。

二是风险评估与制图。结合城市下垫面信息(如地形、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分布)、社会经济数据(如人口、资产)和未来气候情景,开展暴雨内涝、高温热浪等灾害的风险评估,识别高风险区域和脆弱环节。

三是制定适应性对策。依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例如:修订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的设计标准;优化海绵城市布局和蓄滞洪空间;调整水资源调度方案;建立分灾种、分级别的气候风险预警响应流程;规划避险通道和应急设施。

四是动态更新与路径适应。认识到气候预测存在不确定性,需建立动态适应路径,定期更新预测数据和风险评估,并据此调整防灾策略,形成“监测—预测—评估—决策—更新”的闭环管理。

NBD:气候科学家如何与城市规划、水利部门合作?是否存在“数据壁垒”或“政策落地难”问题?

黄建平:有效合作是提升城市气候韧性的关键。理想模式下,气候科学家提供未来气候风险信息(如极端降水强度频率变化),规划水利部门据此修订设计标准、调整工程布局、优化管理方案。例如,根据未来暴雨风险升级排水管网,依据干旱预测优化水源配置。


然而在实际合作中,“数据壁垒”和“政策落地难”仍是普遍存在的挑战。“数据壁垒”体现在:气象数据与工程设计参数(如设计暴雨公式)格式、标准不一;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不畅;部分数据涉密或管理权限限制。“政策落地难”根源在于:气候风险的长期性、概率性与工程决策要求的确定性、当期效益存在矛盾;适应措施前期投入大,而减灾效益显现滞后;科学语言与工程语言、政策语言转换不足。

破解之道在于:一是建立跨部门协作平台,推动数据标准化与共享;二是科学家需提供更贴近决策需求的“用户友好型”产品(如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风险地图);三是决策者需提升风险意识,将气候适应纳入长远规划,算清“避免未来损失”的大账;四是探索基于风险的投融资机制,如气候适应型保险

预警:未来恐遭遇更猛暴雨

需尽快开展标准修订及工程改造

NBD:您团队目前的研究能否模拟不同排放情景下西北城市未来的极端降水特征?这些结果如何指导城市防洪标准的修订?例如,兰州目前的排水设计是否低估了气候变暖下的短时强降水风险?

黄建平:我们的模拟显示,由于气候变暖,未来兰州可能遭遇比历史记录更猛的暴雨。我们基于CMIP6(编者注:CMIP6即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是由世界气象组织支持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通过多模型模拟与比较提升气候变化认知,并为极端天气及区域气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多模型集合,在不同排放情景(如SSP1-2.6, SSP2-4.5, SSP5-8.5)下模拟表明:未来西北地区降水总量和极端降水强度均呈增加趋势,高排放情景下增幅更显着。过去“几十年一遇”的极端降水事件将变得更频繁。这些结果为修订防洪排涝标准提供了关键依据。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4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