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大叔,讓千萬非洲女性用上了衛生巾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你可能想不到,2024年,非洲嬰兒紙尿褲和拉拉褲的滲透率僅為20%,衛生巾滲透率僅為30%。


非洲的很多農村女性是沒有使用衛生巾習慣的。不是她們不想用,而是用不起。

非洲本土制造能力匱乏,大量日化用品都依賴進口,價格之貴可想而知。


15年前,情況就更是如此。

不過,一名中國商人卻由此看到商機。他通過在非洲當地投資建廠和布局銷售網絡,讓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的價格變得親民。

這名中國商人便是森大集團創始人沈延昌。



● 森大集團創始人沈延昌

2009年,這個名為樂舒適的快消品品牌在森大內部孵化。

到2024年,非洲市場每賣出5片嬰兒紙尿褲或7片衛生巾,就分別有1片來自樂舒適。

沈延昌在非洲的商業版圖,遠不止於快消品領域。在更廣闊的基礎民生賽道中,森大還為非洲人民“遮風擋雨”。

森大還經營跟“住”相關的產業。其與“陶機大王”科達制造合資的建築陶瓷品牌“Twyford”,是非洲本土第一大瓷磚品牌。

如今,森大已被國內出海圈視為中企出海非洲的標杆案例。

而在沈延昌看來,森大成功的核心,就在於賽道選擇得當,“生產的是當地空白、市場急需、利國利民的產品。”



看到另一個世界

提到出海非洲比較成功的企業,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非洲手機之王”傳音。2019年9月30日,傳音控股在上交所科創板敲鍾上市,市值最高峰超1500億元。

最近,樂舒適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又一家非洲隱形王者浮出水面——樂舒適背後的母公司森大集團,不僅是非洲建材、衛生用品等領域的巨頭,其最早進非洲的時間比傳音還要早6年。





● 森大在海外的商業版圖。圖片來源:森大集團官網

這跟創始人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經歷有關。

沈延昌的父親是一名援非專家。上世紀90年代,他的父親曾被派到非洲,負責一家中外合資工廠的籌建,在當地一待就是十年。

受父輩影響,沈延昌心中很早就種下了非洲情結。

1996年,沈延昌從哈爾濱工程大學本科畢業,被分配到黑龍江省一家事業單位就職。幹了幾個月後,他覺得自己不適合事業單位按部就班的工作,想去外面闖一闖。

幸運的是,他的父親鼓勵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這樣,1997年,沈延昌辭去事業單位的工作,踏上了非洲大地。

沈延昌入職了一家在尼日利亞的港資制造企業,擔任采購經理。

1997年,尼日利亞人均GDP為479美元,僅為同期中國的61%,50%以上的國民處於絕對貧困狀態。

以尼日利亞為代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面貌,讓沈延昌大開眼界:

那裡到處可見泥巴地、泥巴房;樓房可能建到一半停工了,原因是買不到水泥、鋼材,需要等待原材料;路邊是隨意搭起的小攤子,當地人從早到晚守在那裡,生意有一搭沒一搭……



● 尼日利亞街景

作為采購經理,沈延昌感觸最深的,是非洲本土工業品和日用消費品極度匱乏,幾乎都靠進口。

他原計劃在尼日利亞多待幾年。不過只過了兩年,尼日利亞瘧疾肆虐,沈延昌感到身體不適,不得不辭職回國。

期間,沈延昌在當地結識了很多業務伙伴,成為他日後重要的無形資產。

一名尼日利亞的供應商聽說他要回國,托他幫忙在中國采購一批貨物,價值達20萬美元。沈延昌在回國後完成了這批物資的采購。

那是1999年,沈延昌做成了自己的第一筆生意。

在尼日利亞的經歷以及這筆生意,讓沈延昌對非洲有了新的認知:

非洲貧困落後、物資奇缺,但另一面,這是一片充滿機遇的掘金熱土——國內很多商品賣到非洲後,利潤空間有可能比國內更高。



● 比如火爆非洲中國外賣袋

而那名尼日利亞的供應商托他采購,主要原因就在於當時網絡不發達,想找靠譜的進貨渠道不容易。



沈延昌決定自己創辦一家貿易公司,成為非洲客商的進貨渠道。

2000年,廣州奧柯耶經貿公司成立,這是森大集團的前身。

當時,客戶需要什麼,森大就出口什麼。建築陶瓷、電器元件、牛仔褲、無紡布、馬燈、煤油爐……這些都是沈延昌向國內廠家進貨,再轉手賣到非洲的商品。



“倒爺”到扎根非洲

廣州,這裡是“千年商都”,也是森大集團在國內的根據地。

創業前,沈延昌曾前往廣州考察。他發現,從商品采購到出口,廣州都十分便利。每年兩次的廣交會,非洲商人更是絡繹不絕。

至今,出了廣州地鐵5號線小北站,仍然能看到一張張黑人面孔穿梭在人群中——上世紀90年代起,從事中非貿易的非洲“倒爺”開始在這裡聚集,最高峰時期達數十萬之眾,廣州的出租車司機甚至將小北稱為“巧克力城”。

最開始,沈延昌也是扎根在廣州的一名“倒爺”。

不過商品“倒手”就能賺錢的好日子只延續了三年左右。

隨著中非貿易往來不斷加深,像他一樣的倒爺越來越多,不少非洲商人開始摸清國內進貨渠道,信息差逐漸消弭,利潤空間也大幅下滑。



● 背著黑色塑料袋的非洲“倒爺”

2003年,森大決定“走出去”,在海外自建銷售網絡。

2004年,森大第一家海外分公司在加納首都阿克拉成立。


當時,只有像華為(专题)、海爾這樣的大型企業才會去海外扎根,中國企業出海幾乎是單打獨斗。到非洲建立銷售網絡,面臨的挑戰就更加復雜。

非洲的城鄉發展不均衡,人口高度分散,商品往往需要通過多層級經銷商才能觸達消費者。而印度(专题)企業在非洲樹大根深,以東非工業最發達的經濟體肯尼亞為例,印度企業幾乎壟斷了當地建材分銷渠道。

森大選擇繞開被印度企業掌控的一級經銷商。員工們騎著摩托車、小貨車,直接深入社區、鄉鎮發展經銷商,先從“下沉市場”開始覆蓋。





● Twyford瓷磚。圖片來源:Twyford Ceramics Kenya

另外,森大還為經銷商們提供了更好的服務。比如分銷瓷磚,卸貨時難免出現破損,按照當地規矩,損失由經銷商承擔。如果破損超過5箱,森大則會幫助經銷商承擔損失。

在用人方面,從2004年開始,森大就將股權分配給在非洲打拼的骨幹團隊,並將股權與團隊業績掛鉤。

2004-2012年,森大在非洲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分公司,銷售渠道深入當地批發市場、超市乃至鄉村小賣部。

不過2013年前後,中非貿易形勢又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業務再次遇到挑戰;另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提出,中國企業走進非洲按下加速鍵,市場競爭越發激烈。

這一回,森大向“工貿一體化”升級,在非洲當地建廠生產,以此降低成本。

自那以後,森大經營的產品主要分布在兩大產業:一是家裝建材產業,比如建築陶瓷、五金、鋼材等;二是快速消費品產業,比如紙尿褲、衛生巾、洗衣粉等。

得益於之前在非洲各國建立的銷售渠道,經常是森大的產品剛從工廠生產出來,經銷商就排著隊來提貨了。



兩家中國企業攜手出海

過去幾十年,很多中國農民從土磚瓦房、紅磚屋搬進現代化的樓房——如今這一幕正在非洲發生。

非洲很多國家正在經歷規模巨大的城市化進程,當地老百姓對於改善家居環境與提升生活品質的願望格外強烈。只要稍有積蓄,就會把錢拿出來翻新自己的房屋,往牆上貼漂亮的瓷磚。

故而森大生產的產品,大部分都屬於在非洲需求旺盛,但本土制造能力匱乏的領域。




● Twyford瓷磚。圖片來源:Twyford Ceramics Kenya

沈延昌曾說,非洲政府官員對於這類項目格外關切。“建廠過程中往往不是我們去求見主管官員,主管官員主動邀請我們去喝茶,詢問我們建設進度,甚至會問能否再加快一些進度。”

一般情況下,森大在非洲投建的工廠,投產後兩年內,生產系統預計就會有三分之一的管理崗位由當地人擔任。從這一點看,森大在非洲建廠不僅能填補市場空白,還有助於解決就業,促進當地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

森大在非洲經營建築陶瓷的背後,還有一段兩家中國企業同舟共濟、攜手出海的佳話。

非洲建廠對資金的要求高於國內。當地政府部門不會像國內那樣幫助企業完成“三通一平”(通電、通路、通水、土地平整),企業必須從零起步。另外,在非洲也沒有“賬期”的概念,訂購原材料需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甚至向供應商預付資金。



2015年年底,沈延昌和科達制造董事長邊程去非洲考察。2016年2月,雙方就簽署了協議,共同出資在肯尼亞、加納、坦桑尼亞三地各建一家陶瓷廠。



● Twyford瓷磚成品倉

科達制造是國內陶瓷機械設備領域的龍頭,被譽為“陶機大王”。非洲當地建築陶瓷的主要原材料——坯土品位普遍不高,因此對設備和生產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於森大來說,與科達合作,不僅可以發揮“陶機大王”的技術優勢,還可以利用其作為上市公司的融資優勢,為合作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而當時國內建築業面臨產能過剩,科達也遇到增長瓶頸,需要出海尋找新的增長曲線。森大在非洲的渠道資源和市場經驗,恰恰可以彌補科達的短板。

森大和科達合資成立的陶瓷品牌名為“Twyford”。



● 森大、科達在肯尼亞合資成立公司生產“Twyford”建築陶瓷,圖為工人們在清點瓷磚

如今在肯尼亞、加納、坦桑尼亞、塞內加爾、贊比亞5國,森大和科達已建成6座陶瓷廠。

在這些國家,無論城市中心還是偏遠村鎮,“Twyford”建材門店的招牌格外醒目——森大還引導經銷商,從提升店面視覺效果、品牌形象等方面入手,促進銷售業績的提升。



非洲紙尿褲大王”的誕生

這一回准備赴港交所上市的樂舒適,則源於森大集團內部的快消品業務線,主要經營紙尿褲、衛生巾、濕巾等產品。

最近幾年,經過一系列重組,樂舒適開始獨立運營。2024年,樂舒適營收達4.5億美元(約合32億元人民幣(专题)),其中非洲市場占比達98%(其他市場份額來自中亞拉美等地)。

背靠森大的銷售網絡,2009年,樂舒適旗下的Softcare嬰兒紙尿褲首次出現在加納市場。2010年,在肯尼亞等地,衛生巾等產品也隨之推出。這些產品分屬於Softcare、Veesper、Maya等多個品牌,分別面向不同消費人群。





● 樂舒適旗下不同品牌的產品

樂舒適在非洲建廠則始於2018年。到2025年4月底,樂舒適在非洲布局了8個工廠及51條生產線,是非洲本地布局工廠數量最多的衛生用品公司。

樂舒適在非洲售賣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可謂站上了“時代風口”。

非洲是全球生育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且新生兒數量仍在持續增長。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預測,到2050年,非洲將成為全球五分之二兒童的家園。與此同時,隨著非洲女性衛生意識的提高,對衛生巾需求量也與日俱增。

但在樂舒適產品面市之前,非洲市場的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基本只有寶潔、金佰利等歐美衛生用品巨頭旗下的品牌,貧困家庭根本負擔不起。

樂舒適則通過本土化生產和銷售,將這些產品的價格打了下來。

以嬰兒紙尿褲為例,樂舒適旗下的嬰兒紙尿褲,即便是高端品牌Softcare,2023年其平均售價為8.87美分/片。可以對比的是,寶潔和金佰利分別為11.58美分/片和11.38美分/片。

雖然只有30%左右的價差,但對於非洲貧困家庭來說,這就是日用品和奢侈品的區別。



● Softcare是非洲最受歡迎的衛生用品品牌之一。圖片來源:Softcare Kenya

如果以最近幾年銷量計算,樂舒適在非洲嬰兒紙尿褲行業排名第一,2024年市場份額為20.3%,樂舒適因此也被稱為“非洲紙尿褲大王”。

縱觀沈延昌在非洲布局的產業,無論家裝建材還是衛生用品,都是與城市化大背景下,非洲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分不開。

在國內,城市化和人口紅利已接近尾聲,相關產業與其在國內內卷,不如把目光投向更有潛力的新興市場,那裡還有很多尚未被滿足的“剛需空白”。

而從沈延昌在非洲淘金的歷程來看,從“倒爺”到自建渠道的貿易商,再到扎根本土的生產制造商,他實現了“三級跳”,其意義遠不止於一家企業在商業上的進階。

它還揭示出一家中國企業成功出海的真諦——不是簡單的低價售賣商品,更不是資源掠奪,而是深度本土化,與當地社區成為命運共同體。世界才是中國制造的終極市場,中國制造的價值,也要由全球最需要它的角落來定義。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