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一線城市的緊日子來了,發生了什麼?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線城市的緊日子來了。


一直以來,北上廣深作為最具影響力的一線城市,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高地,更是全國消費風向的引領者,這裡匯聚了最多的中產階層與高淨值人群,消費實力遠超下沉市場,是經濟活力的晴雨表。

如今,這種局面似乎正在發生改變。


最近,各地陸續公布了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一線城市的消費活力明顯減弱。

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例,上半年北京同比下降3.8%,上海同比增長1.7%,深圳同比增長3.5%,都低於5.0%的全國平均增速。唯一達標的只有廣州,同比增長5.9%。

理論上相對富裕的一線城市,消費表現卻集體掉隊,究竟發生了什麼?

01

身在一線城市,越來越不敢大手大腳花錢,消費偏好轉向保守,這不只是很多人的主觀感受,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數據支撐。

事實上,一線城市消費疲軟的跡象,早在2024年就已顯現。

數據顯示,2024年6月,北上廣深甚至出現全面的負增長,6月當月的增速,分別為-6.3%、-9.4%、-9.6%、-2.2%,均低於全國2.0%的增速。

全年數據來看,一線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顯著低於3.5%的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最大的上海,同比下降達3.1%。

進入2025年上半年,這一趨勢仍未扭轉。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統計口徑限制(如本地居民在外地消費不計入本地),社零總額並不能完全等同於區域真實消費力。但作為衡量消費活躍度的核心指標,其持續低迷仍足以引起警惕。

更值得關注的是,消費降級並非全國普遍現象。相比一線城市,許多二三線城市的消費市場,反而正在快速修復。

2025年上半年,31個二線城市中,有18個增速高於全國平均的5.0%。一二線城市之間的“水溫差”日益明顯。


消費走弱,大宗消費首當其沖。以深圳為例,燃油車車牌競價價格,已從高峰期的約5萬元跌至2萬元左右。就連日常餐飲消費也在收縮——2025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餐飲收入雙雙負增長,餐飲業普遍感歎生意難做。

02

一線城市消費不振,繞不開的一個核心因素——房價

這兩天有朋友訴苦,當初640萬元入手的深圳房子,現在市值僅剩450萬元。盡管資產大幅縮水,他仍考慮出手,因為前幾年加杠杆購房,如今遭遇失業,現金流承壓,賣房只為減輕還貸壓力。

類似的案例,在一線城市不是少數。


對多數家庭而言,房產是家庭財富的絕對核心,占比普遍在70%以上,一線城市甚至更高。

此前,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高歌猛進,“買房即致富”的神話,催生了大量高杠杆購房行為,不少人掏空“六個錢包”也要上車。

但如今,房地產從增量時代邁入存量階段,暴漲行情終結,價格回調成為新常態。一線城市的房價跌幅尤為顯著,其直接後果就是資產貶值、財富縮水。

在房地產上行周期,房產增值快;下行周期,貶值幅度同樣更大。

在一線城市,一套600萬元的房子,如果下跌20%,資產縮水高達120萬元;而在二三線城市,同等跌幅帶來的損失,可能只有三五十萬元。

資產的大幅縮水,不僅是賬面數字的變動,更是心理預期的崩塌。

對一線城市居民來說,他們本身加杠杆的力度就更大,房產在家庭財富中的占比更高,一旦這一核心財富劇烈貶值,消費意願無疑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這正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的現實映照:當資產價格下跌導致家庭或企業資不抵債時,人們會優先償還債務、修復資產負債表,而非擴大消費或投資

於是,“星巴克自由”逐漸退場,9.9元瑞幸成為新日常。


1     已經有 6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6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辛.香.氏.說] 2025-09-01 23:39
    Sound familiar? This is what is happening here in Canada right now. It is a global trend, not just one country.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6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