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从北漂到移居加拿大:八年工作生活对比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每天都是同一条地铁线,同样的换乘站,同样的步行路线。途经的站名,早已倒背如流。


又是一个工作日,刚踏进地铁,一股混杂着汗味、油脂味和闷热空调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还好,今天车厢不算拥挤。我照例站在连接处,戴上耳机,音乐瞬间把嘈杂隔绝开来。闭上眼,倚着车厢壁,车厢的颠簸与人群的触碰不断提醒我,自己仍置身其中。

这是我七年前,在北京地铁上写下的一段文字。如今再读,感慨万千。


在那之后,我的人生像一趟不断转向的列车:北漂两年,杭漂半年,如今“加漂”已是第七个年头。三段经历给了我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能从衣、食、住、行,到工作、生活、社交,去体会不同城市、不同国家所塑造的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们无法同时生活在两个地方,做一场真正公平的对照实验。而且随着年岁增长、阅历累积,我发现自己对待同样的事物,态度正在悄然变化。心境比从前更平和,也更愿意去理解差异背后的原因。

工作加班常态 - 北京

北京,无论是科技公司、初创企业还是投资机构,合同上写着朝九晚六、周末双休,但现实中“加班”几乎是职场的默认常态。印象最深的是有位领导,总喜欢在下班时间一小时后开会,一开就是两三个小时,从七点到十点。当时我从公司到家单程需要一小时四十分钟,到家洗漱完倒头就睡。

对于加班,大家似乎也习以为常。甚至为了“加班福利”而加班:晚餐免费,打车报销。于是,周一到周五=早九点到晚九点在公司,而“家”,确切地说是“出租屋”,只用来睡觉。即便是周末,微信或钉钉消息也常常打断暂时的工作逃离。

对我这样喜欢提前规划的人来说,这种随时可能被打乱节奏的不确定性让我极其痛苦。我一度以为这是个别公司的问题,换了两次工作后才发现,这其实是行业的普遍现象——“加班时间”被等同于“敬业”“努力”,与绩效考核挂钩,效率与产出反倒退居其次。

每到下班时刻,即使手上的工作早已完成,也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拎包离开的人。大家都在等待别人先走。在大多数人都加班的环境下,如果只有自己不加班,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明明没有做错,却凭空多了负罪感和压力感。

权力与尊重 - 杭州

为了逃离加班,我后来去了杭州的一家国企。节奏确实轻松不少:朝九晚六,中午还有两个小时的午休。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不适应——权力结构下的不平等。


部门领导似乎把“职位”同于“权力”。在那样的体制氛围里,沟通也缺乏平等感。甚至连团建活动,也常常演变成领导的“训话大会”。

平等与信任 - 加拿大

而在加拿大,职场体验截然不同。因为疫情,很多公司实行居家办公,这一习惯延续至今。周一至周五,九点到五点,中午休息一小时,通勤时间几乎归零,我第一次拥有了充裕的自由时间。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管理者并不是“领导”,而更像是“支持者”,毕竟大家都是资本主义打工人。在左派思潮长期浸润的环境里,“人人平等”早已是文化信仰。遇到问题时,我不再独自承担,而是会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求助,因为这是他们职责的一部分。


记得有一次,我下班后突然有个小想法,便登录公司电脑记录,结果在线上碰见了部门老大。他很严肃地告诉我:没有任何工作重要到值得你加班到这么晚。这让我震惊——在这里,加班是在破坏规则,造成内卷,所以大家都在维护规则。

在这,我真正感受到“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这种可持续的平衡感,让我不知不觉在这家公司待了四年多,甚至会想:也许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直做到退休也未尝不可。

厌班情绪 - 共同困境

然而,即便工作时间变短、工作压力更小,“厌班情绪”依旧存在。

七年前的自己,绝不会想象不用加班、早九晚五、居家办公、年假二十天的日子会成为现实。那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神仙生活”。但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就像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提到的“享乐适应”:我们以为住进豪宅就会幸福,但那种兴奋感往往只持续一个月,之后就会变成习以为常。

所以,即便如今的我,似乎比七年前过得更轻松、更幸福,但周一清晨的痛苦程度,与当年的自己并无二致。我仍然不喜欢上班。

也许,这才是全世界“打工人”共同的困境。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9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