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没有脱口秀的古代,话痨们都在干什么?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陆游有首诗写道“斜阳古道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讲的就是盲眼艺人在村里开专场,讲的就是《琵琶记》的前身《赵贞女蔡二郎》。好玩的是,在《赵贞女蔡二郎》中,男主蔡伯喈是妥妥的渣男反派,到了《琵琶记》就成了不忘糟糠的大暖男,可见:惹谁也不能惹“话痨”啊,否则指不定怎么编排你呢!




别以为元代只有杂剧能打,它也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声音NFT”——诸宫调。“话痨们”不唱大戏,不演折子,专注搞说唱!一个人、一套乐器,把诸多种宫调(不同曲牌)串在一起,连说带唱表演完整的长篇故事。亲,您关注的说唱主播已上线!可点播的“热门专辑”包括《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




图注:王叔晖《西厢记》?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可是比王实甫的《西厢记》更早的“张生与崔莺莺”同人剧。一场由单人演绎完成的“独角音乐剧”,足以让台下的观众嗑生嗑死、如痴如醉。这业务能力,放今天就是B站剪辑大师+喜马拉雅顶流主播的合体!实力Rapper们,用一部部“连载广播剧”,收录元代“emo云歌单”,拿捏着听众情绪,为动荡的年代带来些许慰藉。




当然,艺术并不是谁都能玩的,毕竟还得生活,于是一些“话痨”转而挑起担子,当上“货郎儿”,不是普通的“货郎儿”而是有前缀的“转调货郎儿”。他们没有beat就敲木板,没有混响纯靠肉嗓,把叫卖变成街头艺术,把故事唱得荡气回肠,没错,他们就是——喊、麦、始、祖!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