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最委屈的985",將中國光伏送上全球第一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原因很簡單,盡管光電轉化效率低,但是多晶硅這條技術路線,技術門檻低,前期投入相對較少。




● 單晶技術路線在效率上明顯要高於多晶


中國光伏產業拓荒者中,起初也是走的多晶技術路線,最有名的“揚中三傑”既是同鄉也是同學,而他們的老師就是新南威爾士大學“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

2005年,當隆基綠能的創始人,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的李振國給自己同班同學鍾寶申打電話,說起自己想買點美國二手單晶爐,准備開始進軍光伏產業的想法時,“揚中三傑”之一的施正榮,已經把自己的公司做到了在美國上市,並取代榮智健成了中國首富。

也是從那幾年開始,被幾家國外公司把持的多晶硅材料開始缺貨,價格不斷瘋漲,從2004年每公斤30美元瘋漲到2008年的475美元。

在“擁硅為王”的年代,李振國和他的團隊也曾猶豫過走單晶硅還是多晶硅的路線。

最終,經過縝密的技術分析,他們放棄了更容易賺到快錢的多晶,選擇了技術難度高而且投入更大單晶路線。

他們的選擇,改變了全球光伏產業的走向,也切實促成了中國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換。




● 李振國

從90年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國營741廠拉單晶硅棒開始就一直在相關領域做研究的李振國,開始研究起光伏行業未來的技術路線。


他們分析到就算多晶鑄錠哪怕降到0成本,單晶在每度電的成本上仍然能有優勢,最後他們從技術的角度得出結論,未來光伏發電的主流路線是單晶。

終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後,歐洲國家取消了太陽能補貼,國外多晶硅訂單銳減,價格狂瀉90%。

2011年,西方又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雙反”調查,包括“揚中三傑”在內的國內多晶巨頭們都沒能度過那個冬天,而堅守單晶硅的隆基等到了它的春天。

李振國和他的同班同學鍾寶申,還有後來加入的李文學,也因此被人們稱為隆基“光伏三劍客”。

2022年11月,隆基創造了晶硅電池轉換效率26.81%的世界紀錄;2024年5月,27.3%的轉換效率刷新了世界紀錄;2024年10月,隆基的晶硅組件以25.4%的效率,打破海外光伏品牌長達36年長期壟斷的效率紀錄。

這些紀錄的背後,除了同是蘭大物理系畢業的隆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科學家徐希翔,研發團隊中還有更多蘭州大學材料與新能源學院長駐科研人員的身影。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6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