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鄉愁、生意與踩雷:在海外購地種田的中國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可能就是我的終老之地。我就打算建好房子、院子和花園,不再折騰了。”沈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美國土地制度以私有制為主體,土地大部分歸私人所有,民眾可以自由買賣,且享有永久產權。只要資金充足,不論是美國公民還是外國人,通常都能比較容易購買土地。

美國主流房地產網站“ZILLOW”上搜索,僅華盛頓州掛牌出售的土地就超過七千塊,價格從7000美元到2500萬美元不等。每塊地的信息頁都清晰列出景觀特點、地貌屬性及管理費用等詳細信息。


“買賣雙方通過中介簽訂標准合同,付款後由中介代辦政府登記,便能拿到地契。”沈禾說。

盡管交易流程簡單,但對沈禾而言,找到一塊合適的土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過去十余年,從加利福尼亞州到華盛頓州,她找地的腳步遍布美國西海岸。

市中心的商業用地交通便利,但動輒要數百萬美元,高淨值人士才能買得起;加州北部地處山谷,冬冷夏熱且地廣人稀,6畝地僅需5000美元;俄勒岡州東部戈壁沙漠遍布,地價更為低廉,不少人在此購地用於狩獵。

沈禾曾相中西雅圖北部一片土地——三十畝地被森林環繞,鄰近城市,標價僅15萬美元,“堪稱完美”。然而,仔細考察後才驚覺該區域地下水位過低,嚴令禁止新戶鑽井。“沒有水,一切就都無從談起。”沈禾歎息道,“土地裡的坑太多了,一樁樁匯總起來,足夠寫本書了。”

相較之下,比沈禾早一年買地的張峰梅,購地過程要順利得多。從萌生念頭到成交,她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

張峰梅2014年赴美讀研,畢業後在硅谷做過碼農,如今就職於一家生物實驗室。2023年7月,她以1.3萬美元,在夏威夷購入一塊約4000平方米的土地,約相當於十個籃球場大小。

“換算下來,一平米一杯奶茶的錢。”張峰梅笑言。購地款之外,她還需支付一次性過戶費892美元,每年繳納340美元地稅和馬路維護費。




張峰梅選擇了島西側的一塊荒地,“長滿夏威夷特有的多型鐵心木,且未通水電,雨水收集系統和化糞池都得自建”。受訪者供圖

夏威夷美國領土最南端的一州,距本土3800公裡。從張峰梅工作的加州硅谷過去,坐飛機需五個小時。


張峰梅看中的是火山地貌形成的稀缺性,“地買一塊少一塊,且為永久產權。隨便造個啥,總比在城裡卷房貸強。”

找地全靠線上平台,張峰梅僅去考察了一次,待了五天時間。她對比了夏威夷大島東西兩側的土地:東部雨林區生態豐富,但存在難以清除的入侵物種“合歡樹”,“砍樹要請人工、買保險,樹還不斷再生,處理成本可能超過地價本身。”西部盡管遍布火山岩,但一旦完成一次性平整,反而更適合開發。

最終,她選擇了島西側的一塊荒地。開車15分鍾就能到餐館、咖啡店和超市,但地塊本身“長滿夏威夷特有的多型鐵心木,且未通水電,雨水收集系統和化糞池都得自建”。

張峰梅考慮過經營民宿、建設太陽能電站,但最終決定保持地塊原貌,將其租給蜂農。

“一個月差不多能收三四百美金,兩三年就回本了。既不用砍樹搬石頭,又能創造經濟價值。”張峰梅說。

對范繼軍而言,即便是租地,也踩了不少坑。他花了四個多月時間考察土地,但由於不熟悉當地農村,交了不少“學費”。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