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澳門立法會換屆:選民和學者如何看待一場"零中間派"選舉?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30出頭的阿東,認同投票是公民義務,表明自己會進票站——但他認為,選票一早失去“發聲”作用。


過去因為認同理念,他把票投給民主派。但四年前的選舉,他認為政府DQ做法不公不義,以不投票表達不滿。

再到2025年,阿東進入建制組織工作。他形容手中的選票更像一個資源和工具,為自己的組織爭取多一席位。“就是他(公司)有好處,你(員工)也會有好處。”


阿東不覺得自己改變了立場,更多是調整心態,適應時代的變化。用他的話形容,就是“人化了”(看開了)。

“你發聲是為了這個地方好,但如果你覺得這個地方是不會變好的,你幹嘛‘嘥氣’(浪費心力)呢?”

他覺得,在政治現實下,每個人只能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思考。但他不覺得澳門人是順民,“他們有他們的生存之道。”阿東說,自己的生存之道,就是“扮演一個愛國愛澳的人”。

今年83歲的陳婆婆也表明會去投票。她不懂什麼是政治立場、今屆多少組別參選,也不知道投票用意何在,“個個去投我也去投”。

陳婆婆說,自己是某建制組織的會員。過去節日曾收過一些“福利”,像是中秋節會有月餅拿,“現在經濟不好就沒什麼(東西)了”。她不知道今年該組織有誰人出選,但記得它的號碼,會像往年一樣投給它。



澳門二次DQ後,低迷氣氛之下,外界關注本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中國大陸一體化


“如果你還是一個關心社會的人,處於逆風之中,你會覺得很焦慮,”Cat感慨,“但是似乎現在澳門人失憶也很快,新一代也不太理會這些東西。”

未來澳門政治會否再收緊?學者陳建新說“不排除”,“但我也不期望。”

現在民主中間兩派盡失,學者余永逸則預料,澳門未來施政將完全“由上而下”,“下面(建制)的人不敢出聲”——因為他們擔心的是,自己日後會否被迫離開體制、或被邊緣化。


今年12月,香港也將舉行立法會換屆選舉。在澳門DQ當日,有香港網友在社交媒體發文,形容澳門是香港的風向標,未來狄志遠和謝偉俊的去向值得觀察。這兩位議員被認為是香港的“中間派”或“建制開明派”。

余永逸笑說,“我會替他們有點擔心。”他形容,港澳兩地的關系一直都在“拖拉”,“有的時候香港走快一點,有時候是澳門。”

面對政治收窄軌跡,余永逸教人做好心理准備:決定留下來,就要接受未來是“在內地生活的狀態”。他再一強調,“我不是在講北上消費,而是整個社會、政治、經濟都跟內地一體化。”

2019年之後,Cat的身邊開始不少朋友陸續移民。“比起香港,澳門的不算是移民潮,但你會覺得有小朋友的人是有安排地走的。”

子正也正在准備。數年前,他從外地讀書回澳,碰上蘇嘉豪被DQ,加速了移民的念頭。“這裡沒有我想要的東西,社會越來越保守、公民社會越來越收縮。”

子正擁有葡萄牙護照,能夠在歐盟國家居留工作。他現在的目標是存夠60萬澳門幣,“要走趁年輕”。

BBC中文已就DQ具體原因、市民對議會代表性的擔憂向澳門政府尋求回應,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