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尼泊尔: 尼泊尔今天的局面,是"制度错配"的必然产物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5年9月,尼泊尔的国家心脏——辛哈杜巴(Singha Durbar)——陷入火海。这座百年行政宫殿,连同议会大厦和最高法院,一同在民众的烈焰中燃烧。成千上万的示威者,大多是与这个国家同样年轻的面孔,如潮水般涌上街头。


这场被媒体迅速冠以“Z世代抗议”的政治风暴,以数字时代独有的速度席卷全国。最终,包括内政部长在内的几位部长辞职,总理奥利黯然下台。

点燃这一切的,看似只是一纸寻常的行政禁令:政府以“未按时注册”为由,悍然封锁了包括Facebook、YouTube在内的26个社交平台。在任何一个治理有序的国度,此举至多引发一场舆论波澜。但在积怨已久的尼泊尔,它成了引爆整个国家火药桶的致命火花。


然而,若将这场剧变简单归咎于一项技术监管政策,将是一种危险的短视。这场起义的真正根源,深植于尼泊尔民众对发展的渴望,与这个国家治理体系之间巨大的鸿沟。

侨汇经济的悖论

从数据上看,尼泊尔在过去二十年取得了显着成就。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该国几近消除了极端贫困。而支撑这一奇迹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侨汇。

这些由数百万海外劳工用血汗换来的外汇,是尼泊尔名副其实的经济生命线。数据显示,尼泊尔超过三分之一(33.1%)的GDP来自个人汇款,这一数字在过去三十年中稳步上升,这是一个足以定义国家经济形态的惊人数字。



骚乱前的尼泊尔


然而,源源不断的侨汇,如同一剂强效麻醉剂,掩盖了国内经济早已开始的结构性坏死。手握稳定外汇的政府,彻底丧失了推动改革的紧迫感,无需致力于创造本土就业、改善营商环境,更不必发展可持续的国内产业。一个恶性循环由此焊死:国内机会匮乏,将一代代年轻人推向海外;他们寄回的侨汇,反过来又豢养了一个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统治阶级。

这个循环最残酷的代价,由尼泊尔的年轻一代全盘承担。2024年,世界银行录得的青年失业率高达20.8%。青年失业率高企,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导火索。一旦政府无法保障年轻人的基本经济机会,普遍的挫败与愤怒便会迅速蔓延,对社会秩序构成直接威胁。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早已超越经济范畴,是一个必须严肃面对的政治与社会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交媒体禁令的破坏性被瞬间放大。它不仅是政治审查,更是对维系这个国家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的致命一击。对于数百万海外劳工及其国内的家庭而言,Facebook和WhatsApp并非娱乐消遣,而是他们维系亲情、协调财务、缓解跨国分离之痛的重要工具。


政府一纸令下,无异于剪断了无数家庭的情感与经济联系。它打击的不是虚拟的网络空间,而是尼泊尔社会最真实、最脆弱的基础单元。这种对民生疾苦的无视和践踏,最终点燃了民众的怒火。

国家内部的腐烂

如果说侨汇经济是尼泊尔脆弱的骨架,那么系统性的腐败,就是深植于国家经济的癌细胞。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并非源于一时的政策失当,而是对精英阶层长期、公然且不受惩罚的掠夺行为的集体绝望。

2023年5月,尼泊尔检察官以腐败罪名起诉了30人,其中包括两名前内阁部长。这起案件涉及伪造文件,帮助875名尼泊尔公民以不丹难民的身份进入美国,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卢比。

这种程度的腐败行为激怒了社会。此案的骇人之处在于,它彻底揭示了腐败已经如何系统性地占领了国家权力的最高中心。这不再是贪污,而是一场由国家最高权力领导的、利用国家机器的人口犯罪。这动摇了整个国家的合法性根基。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