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巴基斯坦: "小黑妮"宣布结婚:从小被河南夫妇收养的巴基斯坦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河南汝州市区出发,行驶20多公里,经过一段盘山公路,可以看到一个被大山环绕的村庄,路边野核桃树的枝条向外扩展。村里很安静,路上少见年轻人的身影,白发老人坐在自家院里乘凉。


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指着不远处带有二层的院落,那是范梓鹤的家。这处小院在村里不算特别,却是最新建好的。外表的白漆还崭新如初,小狗在院里撒欢地跑。

这里曾是屋顶漏雨的土坯房,仅有现在的客厅大小,范梓鹤和父母挤在一起住。她小学就想着,等长大了一定要把家里的二层盖起来,还因此遭到同学嘲笑,这个愿望终于在去年实现了。


据大象新闻报道,范梓鹤是巴基斯坦人,从小被一对河南农村夫妇收养。因外貌差异,她常活在异样的眼光中,身边少有伙伴,“之前不爱说话,不想跟人沟通,有点抑郁”。

2023年11月,她随手拍摄的一则视频意外爆火。视频中,长着异域面孔的范梓鹤,端着一碗捞面条蹲在墙根处,用地道的河南话介绍着:“这面条看着不赖。”

有人调侃她,“不开口超模,一开口溜馍”。长相与口音的强烈反差,使人感到惊讶,也引起人们的好奇——反差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范梓鹤接受采访。图/九派新闻 马婕盈

【1】童年家里条件艰苦,父母仍给予“所有的爱”

从三四岁有记忆起,范梓鹤就生活在村子里。她家里有两亩地,被山分隔成小块,种着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


夏季的清晨,范梓鹤天不亮就起床,跟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到七八点钟太阳高照,他们回家吃早饭,等天气凉快些再去地里接着干。

到了饭点,往往是范梓鹤先回家做饭。她5岁就进入那间狭小的厨房,人还没有灶台高,有时候要踩着凳子炒菜。

“以前,家里条件非常差。”她边说边比画,过去的土房子,只有现在的客厅大小,屋顶漏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屋外是泥路。

为赚钱改善家里条件,范梓鹤的父亲在矿上工作,母亲在家附近的耳机厂上班。小学时,她每天都期盼着父亲回家,“经常给我带好吃的,鸡腿、鸡蛋、火腿肠这些,都是他从饭票里省出来的”。


童年时期,范梓鹤的身体抵抗力较差,经常生病。父亲骑摩托车带她去镇上的诊所,后来骑20多公里到更远的城里看病,直到村里通了公交车。

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吃穿用度,同龄人有的,她从未短缺过,“在能力范围内,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有一年,父亲卖掉粮食,给她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自行车。

然而,出了家门后,因为外貌的特殊,范梓鹤并未获得其他人这般的关爱。成长过程中,来自外界的异样眼光总是伴随着她。小时候她的玩伴很少,“别人不喜欢跟我玩”。村里也传着闲话,有人对她的母亲说:“你养这黑闺女有啥用。”

有次范梓鹤到城里办事,坐公交车时遇到两位年长一辈的女士在背后讨论她的肤色。遇到这种情况,她通常选择不理睬,“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我就是我”。

但面对强烈的恶意,她也会回击。前不久,她和朋友外出吃饭,遭到饭店里一桌顾客辱骂,“不是长相,是男性对女性的侮辱”。她停下来反驳,对方站了起来,一副要打人的架势,她报了警。

陌生人中也有善意。此前,范梓鹤在外碰到一个小男孩用英语跟她交流,她回复对方说,小朋友,姐姐听得懂中文,男孩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