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巴基斯坦: "小黑妮"宣布結婚:從小被河南夫婦收養的巴基斯坦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河南汝州市區出發,行駛20多公裡,經過一段盤山公路,可以看到一個被大山環繞的村莊,路邊野核桃樹的枝條向外擴展。村裡很安靜,路上少見年輕人的身影,白發老人坐在自家院裡乘涼。


一位上了年紀的村民指著不遠處帶有二層的院落,那是范梓鶴的家。這處小院在村裡不算特別,卻是最新建好的。外表的白漆還嶄新如初,小狗在院裡撒歡地跑。

這裡曾是屋頂漏雨的土坯房,僅有現在的客廳大小,范梓鶴和父母擠在一起住。她小學就想著,等長大了一定要把家裡的二層蓋起來,還因此遭到同學嘲笑,這個願望終於在去年實現了。


據大象新聞報道,范梓鶴是巴基斯坦人,從小被一對河南農村夫婦收養。因外貌差異,她常活在異樣的眼光中,身邊少有伙伴,“之前不愛說話,不想跟人溝通,有點抑郁”。

2023年11月,她隨手拍攝的一則視頻意外爆火。視頻中,長著異域面孔的范梓鶴,端著一碗撈面條蹲在牆根處,用地道的河南話介紹著:“這面條看著不賴。”

有人調侃她,“不開口超模,一開口溜饃”。長相與口音的強烈反差,使人感到驚訝,也引起人們的好奇——反差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范梓鶴接受采訪。圖/九派新聞 馬婕盈

【1】童年家裡條件艱苦,父母仍給予“所有的愛”

從三四歲有記憶起,范梓鶴就生活在村子裡。她家裡有兩畝地,被山分隔成小塊,種著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


夏季的清晨,范梓鶴天不亮就起床,跟父母一起下地幹活。到七八點鍾太陽高照,他們回家吃早飯,等天氣涼快些再去地裡接著幹。

到了飯點,往往是范梓鶴先回家做飯。她5歲就進入那間狹小的廚房,人還沒有灶台高,有時候要踩著凳子炒菜。

“以前,家裡條件非常差。”她邊說邊比畫,過去的土房子,只有現在的客廳大小,屋頂漏水,“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屋外是泥路。

為賺錢改善家裡條件,范梓鶴的父親在礦上工作,母親在家附近的耳機廠上班。小學時,她每天都期盼著父親回家,“經常給我帶好吃的,雞腿、雞蛋、火腿腸這些,都是他從飯票裡省出來的”。


童年時期,范梓鶴的身體抵抗力較差,經常生病。父親騎摩托車帶她去鎮上的診所,後來騎20多公裡到更遠的城裡看病,直到村裡通了公交車。

雖然日子過得苦,但吃穿用度,同齡人有的,她從未短缺過,“在能力范圍內,他們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有一年,父親賣掉糧食,給她買了人生中第一輛自行車。

然而,出了家門後,因為外貌的特殊,范梓鶴並未獲得其他人這般的關愛。成長過程中,來自外界的異樣眼光總是伴隨著她。小時候她的玩伴很少,“別人不喜歡跟我玩”。村裡也傳著閒話,有人對她的母親說:“你養這黑閨女有啥用。”

有次范梓鶴到城裡辦事,坐公交車時遇到兩位年長一輩的女士在背後討論她的膚色。遇到這種情況,她通常選擇不理睬,“別人愛怎麼說怎麼說,我就是我”。

但面對強烈的惡意,她也會回擊。前不久,她和朋友外出吃飯,遭到飯店裡一桌顧客辱罵,“不是長相,是男性對女性的侮辱”。她停下來反駁,對方站了起來,一副要打人的架勢,她報了警。

陌生人中也有善意。此前,范梓鶴在外碰到一個小男孩用英語跟她交流,她回復對方說,小朋友,姐姐聽得懂中文,男孩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