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柯克案槍手竟是出自傳統共和黨家庭 說明了什麼?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種答案可能在於理想與現實的斷裂。羅賓遜所接受的是一種“純粹的保守主義”教育:愛國、持槍、信仰基督、扞衛傳統。


而柯克代表的卻是MAGA的商業化、表演化與權力化——他不再是理念傳播者,而是政治掮客,用極端言論換取流量與金錢,甚至不惜扭曲信仰來迎合特朗普。

對羅賓遜而言,柯克或許已背叛了他們共同信奉的價值。他的行動,不是反保守主義,而是一次極端化的“淨化儀式”——以暴力清除“墮落的代言人”。羅賓遜可能視自己為“清道夫”。




根據猶他州州長考克斯的介紹,在9月10日之前的一次家庭晚餐中,羅賓遜與另一位家庭成員談到查理·柯克要來猶他河谷大學的事。

他們談論了為何不喜歡柯克以及他的觀點。羅賓遜表示,柯克充滿仇恨並在散播仇恨。

這就可能是更直接的原因。




言論出格:從“理性辯論”到“仇恨煽動”的模糊邊界

盡管柯克以“邏輯嚴密、風度儒雅”著稱,但他的言論屢次越界,激化對立。他曾稱喬治·弗洛伊德為“人渣”,將BLM運動描繪成暴力暴亂;


他宣稱“伊斯蘭是左派用來割斷美國喉嚨的劍”的言論;他說民主黨“代表了上帝所憎恨的一切”。這些話雖未直接呼吁暴力,卻在無形中將對手“非人化”,制造敵意氛圍。



更令自由派憤怒的是,他頻繁攻擊“教授觀察名單”(Professor Watchlist),公開曝光所謂“傳播左翼偏見”的大學教師,導致一些學者遭受網絡暴力甚至死亡威脅。這種“獵巫式”做法,被批評為壓制學術自由、破壞校園安全。

此外,他堅決反對同性婚姻、跨性別權利,稱其為“兒童虐待”;他否認氣候變化,支持化石燃料產業;他鼓吹“大取代理論”(Great Replacement),暗示白人正在被有色人種“替代”。這些立場在多元、包容為主流價值觀的大學環境中,無異於火上澆油。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