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当仇人整 中企背景调查手法吓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份背景调查通知,让多少求职的职场人又喜又忧。喜的是,背调通常意味著面试已经顺利通过,新工作只差临门一脚。忧的是,背调总是搞得神神秘秘,让人不知所措。多少人一路过关斩将,却因为背调出了问题被拒之门外。


如果说简历造假被查出来是情有可原,那么前同事一句张口就来的抹黑,能让自己的offer告吹,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背调,怎么越来越离谱了?

一、用人单位,用背调整顿职场


一心想把自己卖个好身价的牛马,从未有哪一刻,像写简历时一样共情资方老板:变著法包装自己,只为了让简历更加值钱。

有人“追求稳定”,方法是合并自己的工作经历;有人看著有打工人原罪之称的空窗期发愁,纠结一番后还是在简历里谎报了在职时长。作者以自身经验说,自己在简历里多写的那半年工作时间,都是无偿加班加出来的。

不过,面对打工人的职场糊弄学,用人单位也有自己的破解之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正通过HR、猎头公司或专业的背调公司,对求职者的背景信息进行核查。背调,作为兴盛于欧美国家的“舶来品”,如今在大陆国内也越来越常见。

背调下来才知道,一些人简历里的水份,就跟下雨天通勤路上的积水一样深。

根据i背调人才研究院发布的《2020全行业人才背调白皮书》,超过一半的背调问题,集中在求职者的工作履历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拉长或缩短在职时间、虚构供职经历。

还有四分之一的背调问题,是求职者自述的工作表现和实际存在差异。

这些异常情况,一般会在背调报告中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信号灯来提示。红灯表示信息严重不符,黄灯表示有部分项目无法核实或差异较大,蓝灯表示差异较小,绿灯则表示全部属实。

拿问题高发的供职时间来说,如果出现6个月以上的虚构,那很有可能亮红灯;差了3至6个月,可能是黄灯;1至3个月是蓝灯;没有差异最好,可以绿灯通过。i背调人才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i背调的服务数据中,近四成求职者都曾因职业信用问题亮起过“异常灯”。

如果从具体行业来看,教育培训补习行业的职业信用异常最为普遍,有问题的候选人占到了53.8%。

地产行业的职业信用风险也不低,49.3%的求职者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商贸消费和物流运输行业则并列第三,成为最需要背调的行业之一。


在靠学历资质吃饭的教培行业,也有不少人靠假学历、假资质“没饭硬吃。”在学历职业资格证书这一项上,教培行业异常率最高。而地产行业的问题则集中在夸大工作表现、篡改工作履历方面。

相比之下,在公共事业、生产制造和金融行业,候选人的职业信用问题相对少一些。

不同行业的职业信用问题五花八门,要真把随地大小“编”的候选人招进门,对其它候选人来说是不公平,对企业来说是不安全。为了尽可能保障用人安全,企业对候选人进行背调也算合情合理。

二、越来越盛行的背调,越来越荒谬


背调刚进入大陆国内时,还是一件小众的事,主要针对公司高管和关键职能岗位的应聘者进行调查。但随著人才市场变化,背调的风还是吹到了普通打工人的身上。

面对越发常见的背调,无论是初入职场的应届生,还是工作多年的打工人,都很难不会头皮发麻,不知道这个背调到底要调查啥。

根据公开资料,身份、学历都是背调的必查项,有没有征信问题、有没有诉讼记录等信用记录也是背调的重点之一。

想跳槽的打工人,还得提供前面一到两段工作经历中,领导同事的联系方式。背调方会通过联系这些人,核实工作履历,询问工作表现。

如果是要应聘核心高管,那背调更加严格,除了会将更多段工作经历纳入考察范围,还会调查候选人有没有工商注册信息,会不会带来商业利益冲突。

多方询问、交叉验证,背调方早已沉淀出一套背调的方法论。

但这套流程却并不透明,仿佛一个巨大的黑箱。背调发现的问题,背调公司没有义务向当事人说明,很多用人单位也只是轻轻一句“背调没过”,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给打工人判了“死刑”。

除了不透明,一些背调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也变得越来越离谱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