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一个脱口秀冠军,竟然冒犯了所有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他不怎么讲大道理,也抗拒感动和煽情。在他看来,舞台上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把观众逗笑。


以下是翟佳宁的讲述:

冠军


我有点蒙。那天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拿冠军,这次上节目我的预期是进决赛。

录制完下台我就看见热搜了,当时还没来得及反应,周围的演员朋友已经劝我赶快卸载社交软件了。

其实去年骂得更多。当时连续一个礼拜,每天一睁眼上微博,点开红点,全是骂我的,太多了,都看不过来。看到恶评肯定难受啊,就硬挺着呗。但它们不会影响我创作,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咱又没干什么道德败坏的事儿,问心无愧。

今年已经好多了,也有人替我说话了。拿到冠军后,有人私信我说,让我增加配得感。我觉得这就是脱口秀讲多了之后,有些段子自然会辐射到更多的人,可能有些人认为我还不错。

拿冠军和出圈没啥联系。这是一个赛事节目,冠军的结果是基于现场200个观众投票选的。我是现场票赢的,不是在播出环节赢的。至于播出后,有人不认可,有人认为实至名归,咱也控制不了。

剧场观众、节目现场观众、屏幕前的观众是三类群体。他们有交集,但也有一定的区别。我的观察是,剧场观众可能更看重段子本身,节目现场观众更期待演员本身,屏幕前的观众可能还得看你的表达立意。所以有时候误会挨骂也是这么来的。




图源:三脚猪喜剧

去年第一次录《喜单1》,我跟傻子一样,什么前采、后采、真人秀,啥也不知道。灯光一暗,倒计时灯一亮,就开始了。我前5场表演全是我线下专场里的东西,基本一笔没改。

到决赛我才意识到,线下的内容不适合直接照搬。在那个舞台上,讲什么比怎么讲更重要。


我平时在线下很正常讲的段子,到线上了就有人给我贴标签,说我超雄、脾气不好。所以去年节目决赛,我就讲我“超雄”,结果我发现,比之前在节目讲线下段子的效果好。

我感觉节目观众不爱听“朋友们,你有没有发现……”,他们更期待你讲“朋友们,我怎么样了”,接着讲“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怎么样了”,把你的观察融入到这些句式里时,他们会感觉这是高级的。

如果我在线下剧场里跟观众说,“你要勇敢,要站起来”,观众会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但你在节目舞台说大家要勇敢,不要内耗,祝你们每天开心发大财,观众会鼓掌——这是我看到的差异。脱口秀表演16岁以下禁止入内,既然大家大部分都是成年人,观众为什么要花钱听别人讲一个已经知道的道理呢——这是我主要的困惑。

今年上节目,我做了些适应和改变,比如我开始写内部梗,调侃其他演员,写相亲角、“3.15”这样有共性的话题,写有负面情绪的选题,但我不会把它立意拔高。

我只做逗笑就好了,我们脱口秀演员没资格替这社会说什么事儿,你就是个渺小的个体,没有资格要求这社会怎么样。那些社会问题,你拿个麦克风在台上讲两句笑话,能改变什么?你顶多给人一点宽慰,这就够了。

我受国外黑人演员影响比较大,他们情绪很饱满。可能我理解的“让大家笑”,就得坚定认为自己讲的东西是对的,去呈现那种状态。我不可能商量着跟观众说,你看看我讲得对不对?我属于强力输出好笑的观点,得一下就感染大家,让人乐出来。差不多我一进这个行业,天然地就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这么讲每次观众都笑,大概半年后,慢慢就形成这样的演出习惯。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