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一个扎心真相:越爱抱怨的人,服从性越高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类职场“怪象”:


那些经常抱怨工作,骂骂咧咧控诉公司压榨的人,转过身恰恰是群里回复“收到”最快、加班最多的人。而那些总把“我要离职”挂嘴边的人,至少还能在公司里再干两年......

如果用网络上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其实抱怨越多的人,往往服从性越高。”


职场之外,它可能还描述了,在家庭里一边哭诉委屈,一边操持家务的妈妈;在关系中抱怨需求得不到满足,行动上又继续牺牲奉献的你的某个朋友。

“爱抱怨”真的意味着一个人服从性越高吗?“抱怨”究竟会带来什么、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警惕,抱怨在无形之中可能给我们自身造成困境?

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吧~

01

人人都需要“抱怨”

人人都讨厌“习惯性抱怨”

从情绪释放的角度来看,抱怨当然不是一件坏事。正如我们感到快乐、兴奋和满足会大笑一样,当我们体验愤怒、失望或委屈,也会不自觉地去抱怨。这是宣泄负面情绪、表达现实需求的自然反应。



从早活到晚、从周一活到周五真的很不容易,不抱怨几句怎么可能呢?

图片来源:网络


无论在职场还是关系中,正常、健康的抱怨都是合理且必要的。它往往不是泛泛的攻击,而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评论。

比如,“我不想再听你说了,你根本没有认真听我的感受”;“你现在连和我多说几句都不耐烦”;“这个公司的无效会议也太多了,好浪费大家的时间”这些都是就某个问题提出的意见。

这样的抱怨,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因为它所指出的问题,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而只有当问题被暴露,才可能给推动真正改变的过程加入催化剂。

现实生活中,抱怨和吐槽、指责一样,都是指出问题、表达负面评价,但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差别——

吐槽


更多是一种自我调节的策略,常常通过自嘲、讽刺、调侃的形式来输出情绪,有时还可以用来调节气氛。

这个过程本身会无形地降低事情的严重性和对自身的伤害。脱口秀,就是一种典型的吐槽形式。

抱怨

往往承载着向听者索求情绪支持的潜在渴望,同时伴随着沮丧、失望或愤怒等消极情绪的输出。

但抱怨不是为了故意轻视和否定另一个人,反而非常希望对方可以注意到问题并改进。比如,一个人抱怨“你总是说没钱,我们已经很久都没有一起旅行了”,Ta实际上是希望能和对方一起去旅行

指责

本质是一种评判,是在针对某个人或者Ta的某些特质下负面结论,然后利用这个结论对Ta本身进行否定性的道德控诉。

比如“你永远都把钱花在没用的事情上,我们不能出去玩都是你的错”,指责是毁灭性的,它并非准确地指出问题,而是一种泛泛的人身攻击。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87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