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扛不住了?史無前例的拋售大潮,席卷中國各大城市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老馬說,以後房子比蔥還便宜,


這話在以前,大家只當他是說笑話,沒人在意。然而伴隨著調整周期的打開,房價下行已經不是搞笑段子,成為實打實的現實。

就比如現在,你要是走在大街上,中介門店都會有各種各樣關於“急售”,“直降多少萬”的廣告語。


曾經總覺得房子越多,財富就越多,然而如今呢,房子被一些人視為燙手的山芋,唯恐避之不及。

核心是啥?不僅僅是需求大不如前,還有二手房拋售愈演愈烈,甚至有網友坦言,中國一場史無前例的房子拋售大潮,在席卷全國各地…

啥情況?會有啥後果?看看…

01.拋售大潮席卷各地

講到房子的拋售大潮,咱就看看最近大佬們的動作:

最近,王思聰正在賣他在上海核心地段的豪宅,當初買加裝修據說花了8500萬,現在掛牌5200萬,一算賬,淨虧3300萬;

李嘉誠也在動作頻頻,他旗下的公司最近在廣州、東莞幾個城市一口氣推出400套房,最便宜的只要40萬一套。

由此可見大佬們甩賣住房的決心。







大佬們都在果斷賣房,普通人也沒閒著。

很多炒房客、投資客都在搶著出貨。數據顯示,今年全國二手房的掛牌量已經超過750萬套——這個數字確實有點嚇人。





02.為啥大佬們的拋房熱情這麼高?

第一,人口天花板:增長停滯,需求放緩

房子終究是要人住的。但近幾年,全國人口開始負增長,老年人越來越多,真正有買房需求的年輕人卻在減少。

預計未來十年,購房主力人群要減少超過2800萬——剛需這塊基石正在松動。

第二,經濟壓力大,月供讓人喘不過氣


大多數人買房是要貸款的,可如今不少人的收入不穩定,甚至有些已經失業。每個月的房貸成了一座大山。

比如我有個老家的朋友,每月還7000多房貸,今年突然失業,只好降價賣房,哪怕賣了之後還欠銀行錢,也比斷供被法拍強。

第三,區域分化加劇,好差房冰火兩重天

一線城市好地段的房子依然搶手,但很多三四線城市因為人口流出、產業空心化,房子空置率高、掛牌一兩年也賣不掉,流動性鎖死,降價都沒人接盤。



03.拋售潮會引發哪些連鎖反應?

對於普通買房人,大多數家庭財富七八成都在房子裡,房價一跌,資產就縮水。有人開玩笑說:“現在每天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沉重”。

清華有報告說,房價每跌10%,家庭財富就縮水60萬。眼見著財富一天比一天少,大家不敢花錢,消費也跟著受影響。


對於地方來說,很多城市以前靠賣地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地不好賣了,也開始“過緊日子”,有些小城市連路燈電費都省了。公共服務一降級,更多年輕人選擇離開,城市活力就更弱了。

對銀行來說。如果越來越多人還不起房貸,銀行的壓力也會變大。金融系統一旦出問題,誰都難獨善其身。

面對這種情況,各地都在加碼利好,不斷刺激回暖,但現實反饋不太樂觀。



04.普通人該怎麼辦?

買房要理性

別再抱著投資心態盲目買房了。盡量選地段好、配套全、自己真正要住的房子,那些偏遠又沒啥資源的“投機盤”,最好別碰。

②別把全部身家押在房子上

不要把所有的家當全部梭哈房子,得學會多元化配置。比如適當配置一些理財、基金,更重要的是投資自己:提升技能、拓展收入來源,這些才是真正抗風險的能力。



③保持清醒,理性判斷

房產市場已經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買房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我是不是真的需要?我能不能負擔得起?



還是那句話:買房一定要謹慎,既要考慮自身需求,也要衡量經濟實力,

切記,挑對房子,才能避免陷入虧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