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微信莫名其妙發了條朋友圈"微信還可靠嗎?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記者 陳月芹

9月9日以前,王冉從來沒有懷疑過微信的安全性。


這一天,她在小紅書上發帖稱遇到了“微信離譜事件”:當天7:22,她的微信在沒人操作的情況下發出了一條全公開的朋友圈,配文“三天了”,配圖是手機相冊裡6月份拍攝的一張照片。

而3天前正是2025年中元節。或許是因為提到“微信隱私安全”和“中元節奇幻事件”等標簽,這條帖子點贊數超5000,評論接近3000條,部分網友在評論區曬出自己也遇到過的微信朋友圈“幽靈發帖”經歷。

自2011年誕生以來,微信一步步發展成為國民級應用,憑14.11億的月活用戶數和抖音、淘寶等拉開絕對差距。它不僅是一款即時通訊和社交軟件,還覆蓋了移動支付、內容閱讀、游戲、電商購物等功能。

在高度實名化規則下,一個人的微信賬號相當於個人數字身份,用戶通過微信進行社交、工作、生活繳費、衣食住行等,幾乎沒有匿名“隱身”的空間,一言一行都代表其本人。

經濟觀察報采訪到了10余名自稱有“莫名其妙發朋友圈”經歷的微信用戶。必須說明的是,這些用戶口述的經歷可能存在個體差異或記憶偏差。

9月11日,微信相關工作人員向經濟觀察報表示,以微信的用戶體量,如果出現一個小bug(程序錯誤),用戶在App“幫助與反饋”界面在線咨詢、致電客服投訴、各大社交平台發帖等渠道的反饋早就鋪天蓋地,但目前內部暫未收到微信出現大規模bug的消息。


朋友圈“幽靈發帖”?

記者在小紅書上搜索相關詞條發現,早自2023年就有網友發帖或評論稱“微信莫名其妙發朋友圈”“微信自己發朋友圈”,而事發在今年9月的發帖/評論數量較多。

據王冉口述,9月9日上午7點多,自己起床後開始洗漱,把手機鎖屏並放到客廳櫃子上,十余分鍾後收到一條消息通知,朋友問“三天了幹啥了”。王冉這才知道7:22自己發了一條朋友圈。7:43,王冉在這條圖文朋友圈下評論:“這不是我發的朋友圈,見鬼了吧,你們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王冉稱,這一過程中自己沒有接觸手機,沒有在草稿箱中編輯過類似圖文;家裡僅自己和一只貓,熄屏狀態下發朋友圈需要輸入6位數密碼、打字、打開相冊選圖並點擊發送,貓誤觸的可能性極小。

而且,這則朋友圈所配圖片是王冉於6月9日用手機拍攝的一張晚霞,此後3個月,手機相冊增加了1036張圖片,打開相冊往上翻都要滑動數秒才能找到——這說明誤觸選中該照片並發布的難度較大。

事發時,王冉的微信還在iPad和電腦端同時登錄,但王冉稱,當天上午沒碰過iPad和電腦,且這兩個設備都無法調取手機相冊中的照片。

和王冉同在9月9日遇到微信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發出朋友圈的還有2人。一位遼寧網友在王冉的小紅書帖子下評論:“我今天也是。剛剛下午三點半發了條一個月前我生日發過的文案‘20(蛋糕的emoji圖案)’……要不是朋友點贊我自己都沒發現。”

該遼寧網友向經濟觀察報表示,這條朋友圈發布時,自己拿著手機在瀏覽其他頁面。8月6日,自己曾發過一模一樣的朋友圈,還轉發了一首歌的鏈接。在9月9日突然收到朋友們又一次的生日祝福,她很懵,在自己的朋友圈下評論“啥時候發的朋友圈”“好恐怖”“我今天沒有過生日啊”。

這位遼寧網友還補充一個細節:8月6日至9月9日,自己發了不少朋友圈,純文字朋友圈草稿箱裡沒有內容,排除了自己在草稿箱中編輯保存同一文案並誤觸發布的可能。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