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個名字可獲5年內所有個人信息,起底"開盒掛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檢察官介紹,作為“頻道”創建者,周某更大的目的,是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滿足取樂的目的,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讓他很有成就感。有人通過“開盒”獲取更多經濟利益,還有人為了泄私憤。


周某等人是如何獲取這麼多被害人的個人信息的?

據周某供述,他出於獵奇心理在境外社交平台上注冊了一個賬號,用來非法查詢、收集公民個人隱私信息。




周某注冊賬號後,通過代為查詢信息或出租賬號牟利,收費標准根據查詢難度和信息數量從20元至200元不等。

2023年到2024年3月期間,周某、唐某等6人通過域外軟件,非法收集、買賣、提供並公開明星、“網紅”、社會熱點事件當事人等800余人的個人信息,瀏覽量超過400萬次。

主犯被判刑

同時追究6名被告民事責任

今年4月30日,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周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4000元;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6000元。

在追究主犯周某、唐某刑事責任的同時,檢察機關還以公益訴訟追究全部6名被告的民事責任。


“開盒掛人”既要負刑責

也要承擔民事責任

今年8月2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對這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法院經審理認為,周某等人“開盒”大量公民個人信息,嚴重侵害眾多不特定主體的個人信息權益,破壞網絡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中華人(专题)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規定》,周某等人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法院當庭判決被告周某等人在國家級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並支付公益損害賠償金10萬元。

以公益訴訟的形式對“開盒”者追責,也是檢察機關在網絡暴力治理領域的一次探索。

“開盒掛人”實施騷擾攻擊等行為

將從重處罰

法學專家表示,“開盒掛人”的行為從刑法學的角度講,會因具體實施方式的不同,涉及多種不同的罪名。包括設立一個通訊群組,從社工庫上尋找個人信息和隱私,在通訊群組裡發布,進行人身攻擊,包括線上的人身攻擊和線下的糾纏、騷擾行為。所以會涉及很多罪名,比如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尋釁滋事罪、侮辱誹謗罪。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8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