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個名字可獲5年內所有個人信息,起底"開盒掛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組織“人肉搜索”,違法收集並向不特定多數人發布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依照刑法和司法解釋規定,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實施網絡侮辱、誹謗等網絡暴力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的,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在許多“開盒”事件中,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未成年人參與開盒行為,是否需要擔責呢?


專家介紹,我國刑法上一般的犯罪,比如尋釁滋事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侮辱誹謗罪,刑事責任年齡是16周歲。如果是不滿16周歲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也可以進行專門的矯治教育

懲治“開盒掛人”違法行為

多部門在行動

公安部、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對此類亂象重拳出擊,加大打擊懲治力度。

9月18日,公安部網安局公布了10起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北京公安機關偵破的不法人員“開盒”網暴檢察官的案件。

2025年4月,媒體公開報道一起惡意“開盒”案件,2名出鏡接受采訪的辦案檢察官身份信息隨即被“開盒”。北京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查明上述“開盒”活動由林某某、王某某實施。經進一步深挖,查明一個以王某為首的“查檔”“開盒”違法犯罪團伙。


公安機關已對其中7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對其中1人依法予以教育訓誡。

平台發現“開盒”行為

應采取措施制止


法學專家指出,互聯網平台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也應利用算法、數據篩查等技術,一旦發現有人“開盒”,立即采取必要措施。



專家建議,平台一般都是進行初步審核的,這種信息可以平台過濾下來,不允許發送。一旦發現了此類情況,對發布者要采取一定措施,比如禁言、封禁等。

一旦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在網上被“開盒”,應該如何應對?



法學專家指出,應第一時間向互聯網平台舉報,同時權利人可以向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進行舉報,舉報電話12377,也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