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上海校园餐背后供应商 越挖越心惊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校园餐生意是好生意,但准入门槛高、监管严。准入门槛高,不仅对企业资质有很高的要求,拦住了大部分中小餐饮企业,还对利润有严格的限制。提高准入门槛,无疑符合主流民意。大众印象中,中小餐饮鱼龙混杂,安全隐患更多,当然要限制规模。限制利润更是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校园餐有公益属性,更要限制“万恶的利润”。所以,校园餐的招投标会根据地段不同严格计算成本,对不同区域的学校有15到25元的餐标细分,账算得非常之细。


监管严,更是从民所请的层层加码。本来食品餐饮就是监管的重中之重,“婆婆”多、规矩多。校园餐比其他商业餐饮增加了教育部门从上到下的全套,以及家委会等意见反馈的自下而上。甚至上海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还辟有专门的通道。

可以说,校园餐市场是最符合中国大众“严格监管”想像的完美理想模式。可是,校园餐桌的事故率不低,出的都是低级事故:


2023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鼠头鸭脖”事件,成了全球互联网玩梗的现象级事件。

2024年,河南三门峡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上百名学生因食堂食物引发集体食物中毒;湖南长沙中加中学因使用烂番茄和脏桶盛放菜品,导致学生急性肠胃炎;辽宁本溪五里甸学校甚至将准备喂狗的剩菜重新给学生食用。

……

既然传统食堂伙食团搞不好,那就上科技,中央厨房的预制菜、复热菜进校园,遂有了绿捷的崛起。

科技路线的解题思路是对的,虽然大众对预制菜充满了不信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预制菜更易监管,严监管之下更易实现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现实是,世上就没有绕不过的监管。

比如对企业规模的高标准,无非是砸钱扩大规模。花钱能解决的事,就不是事。别说做饲料的,就是收垃圾的也能砸钱跨界校园餐饮。


严控利润的“精细化操作”,实际上只会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本加厉的反作用。你有严控利润的金箍棒,我有严控成本的天灵盖,谁怕谁?现做的可以用剩饭剩菜,预制的可以用僵尸肉。甚至预制的更不怕你“严控利润”,僵尸肉怎么了?保质期三年,我用两年十一个月的“临期产品”,合规性没毛病啊。拉高准入门槛的监管措施,百无一用。

至于学生家长的反馈,学校想管可以管,想不管可以解释。豆腐酸了,那是醋多了。肉有异味,那是孩子敏感了。味道不行,更是众口难调。



别骂学校老师不负责任,他们背着一堆KPI的责任太多了,有心无力。


更何况一天能卖几十万份学生餐的,能是省油的灯?区区一个校长、一撮老师,乃至区县教育行政机构,能管、敢管、管得了?还是有心无力。

连那个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都可以宕机。机器都知道轻重缓急、趋吉避害,何况是大活人呢?

所以,分散管理的传统食堂也好,规模化集中管理的中央厨房也罢,都是管不住的。甚至后者比前者的风险更大、追责更难。

校长二叔的小姨子的二公子亲家承包的食堂出问题,充其量是祸祸一个学校。真闹大了,追责一个校长也不是啥大不了的。

可是,每天出货万计、包了半城校园餐桌的大企业,性质就完全不同了。真要出问题,一次能撂倒半个城。事后严格追责,涉及的利益链有多庞大,追得动吗?

动真格地处理,庞大的产能替代也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一天50万的绿捷,真是“大而不能倒”。试想一下,停了绿捷的供餐资格,哪儿找替代?能替代的未必合规,合规的未必能替代。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