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纽约新闻: 纽约时报披露J-1签证黑幕 刷猪圈、性骚扰...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调查还发现,不少J-1签证持有人在美期间不仅遭遇体力剥削,还面临性骚扰、语言侮辱甚至工资诈骗。


位于纽约Shelter Island的一家名为Marie Eiffel的咖啡馆,就被多名员工指控雇主对他们实施非自愿亲吻、搂抱与性骚扰。马来西亚学生Vannessa Chao Wan Yi在诉讼中称,其上司曾摸其胸部,并隔裤触碰肛部。

雇主方否认指控,声称“有信心胜诉”,但案件仍在推进中。


另一名来自哥伦比亚的实习生Lina Restrepo原本被曼哈顿一家传媒公司Skytop Strategies承诺年薪6万美元、社媒培训与假期福利,但实际却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最终被拖欠数月工资后辞职离开,债台高筑。

而该公司负责人此前也曾被美国本地员工起诉,指控其“欺诈和不当商业行为”。



J-1项目本由国务院主导,初衷是通过文化交流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现实中,绝大多数监管职责被“项目资助机构”(sponsors)承包出去。

这些sponsor包括非营利机构与商业公司,它们向申请者收取1000至2000美元不等的费用,协助其办理签证、匹配雇主,并提供部分生活指导。然而,这种中介机制极易产生利益冲突:sponsor要靠“保持与雇主良好关系”才能维持运营,却同时负有监督雇主的责任。

于是,当雇主出现剥削行为时,sponsor往往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国务院历次审计也指出其监管缺失:不少J-1签证工人被派往毫无培训或文化元素的岗位,实际成了“海外劳工”。

尽管国务院表示会“认真对待每一例虐待指控”,但实际介入有限,依赖程度高的外包机制令监督更加空洞化。




调查显示,即使部分企业出现严重侵权事件,其sponsor依然批准他们继续接收J-1签证工人。

2016年,哥伦比亚实习生Carolina Rodriguez曾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建筑设计公司Studioteka实习。她被拖欠工资、解雇后联系sponsor求助,对方却只要求她限期找新雇主,否则就需离境。

最终她不仅失去工作,还损失了2000美元项目费用,回国后通过法律诉讼获得部分补偿。

但几年后,Studioteka仍能继续招募J-1实习生。一位乌克兰学生Iryna Humenyuk在2019年加入该公司后,也称自己在职期间遭遇性骚扰。她向大学与sponsor多次投诉,但未收到有效回应。

“我不明白,明知道他们有记录,为什么还让他们继续招人?”

——Iryna Humenyuk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