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伍迪·艾伦年近90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对抗"取消"文化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情景喜剧到脱口秀,再到自1977年《安妮·霍尔》以来的几乎每一部浪漫喜剧,伍迪·艾伦(Woody Allen)对当代美国文化的影响毋庸置疑。然而,他的声望也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始终伴随“性侵养女”的指控。年近90,艾伦出版首部长篇小说《鲍姆怎么了?》(Whats With Baum?),讲述一个名叫鲍姆的中年犹太记者转型为小说家后,“对世间万物都充满焦虑”的生活状态;婚姻的“岌岌可危”更让他“在一次非理性的时刻,接受一个年轻漂亮的记者公开采访时,冲动地试图亲吻她”。这是“一幅因神经质地担心生活的无用和空虚而陷入瘫痪的知识分子肖像”,也反映了艾伦对自己多年来遭遇的“取消文化”的文学反抗。以全新的方式,艾伦再一次向这个他“永远感觉不到舒适、永远无法理解、永远不会赞同或原谅的世界”发出了不妥协的信号。




鲍姆糟透了





《鲍姆怎么了?》讲述了一个名叫阿舍·鲍姆的犹太知识分子从中年失意的记者转型为失败的剧作家,又转型为平庸小说家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个人与职业生涯的挫折。

他是艾伦电影中常见的那种主人公:51岁,一头“浓密但杂乱”的头发,饱受焦虑症和胃酸反流的困扰。他渴望在严肃小说或戏剧作品上有所成就,却总是反响不佳。不理解他的评论家对他的作品大加批判,认为他的写作沉闷、过度沉迷事物的黑暗面,对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表现出“毫无意义的悲观”。


“你就不能放下这种姿态,写一部稍微煽情一点的小说吗?”曾有一个出版商这样问他。而鲍姆坚持认为是对方太肤浅。“还有谁能理解我所遭受的痛苦之深重?”他说,“我对我的同胞有一种悲观的看法,并且我有600万具尸体来证明这一点。”这是他对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的痛苦体察。在这个大屠杀叙事不再盛行的年代,处处碰壁的鲍姆只能靠在小众杂志上撰写书评勉强维生,自嘲生活在“文化环境的边缘”。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