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馬斯克: 為啥馬斯克繳稅那麼少?頂級富豪們是這樣逃稅的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它證實了美國的稅法在頂級富豪那裡是累退的,而不是累進的


——安妮·勞瑞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官網截圖,標題為《超級富豪與你我不同,他們的稅率更低》。該校幾位經濟學家的共同發表了一項最新經濟研究成果,他們發現最富有的 400 名美國人的實際總稅率近年來急劇下降,比普通美國人繳納的稅款占比更低。它證實了美國的稅法在最高層是累退的,而不是累進的。

為什麼馬斯克繳稅率那麼低?

撰文:溪邊愚人

編輯:新約客,溪邊愚人

說到稅務政策的不公平,我們經常舉例的是,富人所付稅率遠遠低於普通人的。沃倫·巴菲特有一句著名的話是,他的秘書所付稅率比他高,這不公平。而埃隆·馬斯克和傑夫·貝索斯等人則經常因為有過繳納零聯邦稅的時候,被揪出來作為不公平納稅的典型。

按理說,美國的所得稅是累進稅,收入越高繳稅率也越高。比如,2024 年單一納稅人的聯邦所得稅稅率和稅級如下表:



就是,不管你收入多少,在同一個稅級所有人都付同樣的稅率。收入越高,稅級越高,稅率也越高。收入高於 609351 美元的人,所有高於這個數字的部分都必須繳納 37% 的最高邊際稅率。

那怎麼會馬斯克的稅率就比我們低了呢?

富人狂攬“福利奇跡”

一、不領工資逃避稅率最高的所得稅

我們都知道馬斯克沒有從 SpaceX 或特斯拉領取薪水或現金紅利。他的報酬來自於他在公司的大量所有權股份(股票期權),以及他從公司發展中獲益的能力。

對富人來說,所有不同種收入中,工資收入的所得稅稅率是最高的,其最高邊際稅率為 37%。股票收益所繳的資本利得稅僅為 15-20%。馬斯克不領工資,就避免了相對較高的所得稅。

假設馬斯克從股市中取出 100 萬美元,那麼他就必須繳納 15-20% 的資本利得稅,按最高值 20% 算就是 20 萬美元。如果這是他的工資收入,根據上面的表格,所納所得稅稅款總值接近 33 萬。

以這樣的方式,馬斯克每賣 100 萬美元股票,就能少繳稅款十多萬。

所以,馬斯克不領薪水,是變相逃稅的一種手段。這也是富人的普遍做法。馬克·扎克伯格在 Meta 公司的基本工資為 1 美元。貝索斯的年薪一直維持在 8 萬多美元。



二、不賣股票逃避資本利得稅

馬斯克的主要收入來自於股份。賣股票的話,只需要付 20% 的資本利得稅。

但就是這 20% 的資本利得稅他也不願意付。像他那麼富有的人,需要用錢可以用股票作為抵押從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利率一般為 3-7%,這可比 20% 的資本利得稅,或者 37% 的最高邊際所得稅率劃算多了。

三、利用遺產繼承稅收漏洞逃避資本利得稅

紙醉金迷的鍍金時代(鍍金時代指 Gilded Age,大致從 1865 年持續到 1898 年)將美國巨大的貧富差距暴露無遺。那是一個極度不平等、政治腐敗和社會動蕩的時期。1913 年出台的資本利得稅和 1916 年出台的遺產稅是美國人阻止財富集中的努力。

遺憾的是,這些稅收政策很快就因各種修改或新的立法,充斥了法律漏洞。1921 年生效的成本墊高稅法,更是將資本利得稅淡化到對超級富豪幾乎沒有作用。

本文前面已經談到富豪通過抵押貸款逃避資本利得稅,那麼,等到人死了,子女繼承遺產時,總該對資本利得稅算總賬了吧?嗯,如果沒有成本墊高稅法,的確是這樣。但有了成本墊高稅法,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了。



上圖是真實數據:如果有人在 1978 年買了 1000 美元標普 500 指數基金,到 2021 年加上收益就是 31823 美元了。

那麼想象一下這樣的例子:甲某購買了 1000 美元的股票。到其死亡的那天,這些股票的市值已經達到 10 萬美元。按理,甲某的遺產繼承人如果出售這些股票,就必須繳納 10 萬美元與 1000 美元差價的增值稅,也就是 15%-20% 的資本利得稅。但是,成本墊高稅法允許按照原財產所有人死亡之日的公平市場價值對繼承資產進行重新估值。就是說,甲某股票繼承人的股票購入價被重新設定成甲某死亡日的股市價格。這個購入價的重新設定,徹底抹去了以前所有的增值,抹去了所有的資本利得稅。

如果財產繼承人選擇在繼承財產那一天賣出,他們不需要繳納任何資本利得稅,因為相對於新的股票購入定價,股票沒有任何增值。

成本墊高稅法極大地減少甚至免除了財產繼承人後來出售財產時的資本利得稅。

下圖是根據 2022 和 2023 年的數據所做的成本墊高稅法與資本利得稅年收入的比較,包括對隨後幾年這兩個數據的預期。圖中所示數據以十億美元為單位。藍色代表因成本墊高稅法損失的稅收,灰色代表當年的成本墊高稅法總收入。



可以看出,成本墊高稅法造成的收入損失幾乎占資本利得稅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其趨勢是占比越來越高。富人以這樣的方式花錢,銀行收獲了利息,政府一分錢稅也沒收到。這意味著政府稅收不斷減少,同時財富的集中越來越加劇。



上面只是說股票。那些超級富豪還有很多收藏,很多房產,都是不斷增值的東西,都可以享受成本墊高稅法帶來的“福利”。嘖嘖!對富人來說,堪稱福利奇跡!

富人納稅比你我都低

既然有這麼多的稅務漏洞,本文開頭所提到的富人所付稅率遠遠低於普通人的稅率,自然就不奇怪了。我們來看看具體數據。



上圖是美國最富有的 400 個富豪與底部 50% 納稅人的實際平均稅率歷史圖表(1960-2018)。可以看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富有的 400 名富人的稅率遠高於底層 50% 納稅人的稅率。1980 年是個大轉折點,隨後的總趨勢就是兩者越來越接近,直到最後底層的稅率終於超過了最富有的人的稅率。




再看看州稅的情況。上圖是非老年居民州和地方平均實際稅率占收入的比例。最左邊收入為底層 20% 的人的稅率是 11.4%,最右邊收入為頂部 1% 的人的稅率是 7.2%。自左往右,收入不斷增加,稅率卻在不斷降低。

今年 8 月底,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頗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埃馬紐埃爾·塞茲(Emmanuel Saez)、丹尼亞甘(Danny Yagan)和加布裡埃爾·祖克曼(Gabriel Zucman)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生阿克坎·巴爾基爾(Akcan S. Balkir)共同發表了一項最新經濟研究成果,指出超級富豪與你我不同,他們的稅率更低——最富有的 400 名美國人的實際總稅率近年來急劇下降,與普通美國人相比,他們現在繳納的稅款占實際收入的比例更低。

每年,美國的頂級富豪們都會用虧損來掩蓋自己的收入,並利用其他“富有創意”的會計策略來守住自己的財富,因為稅法允許。結果,美國的億萬富翁繳納的稅率不僅比許多百萬富翁還要低,事實上,比許多中產階級專業人士還要低——他們的稅率並非1%,甚至不是0.01%,而是0.0002%。





《大西洋月刊》發文(上圖,作者安妮·勞瑞[Annie Lowrey])說,這個新研究是一項技術性壯舉,它將企業盈利、私人財富和個人納稅額等數據結合在一起。它證實了美國的稅法在頂級富豪那裡是累退的,而不是累進的。

公平嗎?合理嗎?

超級富豪花錢的方式和稅務漏洞告訴我們,如果不征收財產稅,他們就等於可以一直逃稅,等到子女繼承遺產時,本來該付的資本利得稅又在遺產繼承的那一刻被全部抹去了,一代代如此循環。

他們如此富有,卻逃避了巨額稅款,沒有人能說這是公平的吧?但要立項財產稅,難度非常大,反對的聲音不僅大,而且還找到了很多願意聽的耳朵。只是,那些耳朵都聽對、聽懂了嗎?

反對財產稅的聲音大很正常,富人都是有資源的人,制造點聲音有何難。奇怪的是,很多與財產稅根本無緣的人也會害怕財產稅,好像過幾天這個稅就會征收到他們頭上似的。

以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所提出的財產稅草案為例,那只是對財產超過 5000 萬的人征收 2% 的財產稅,而且只是針對超過 5000 萬的那部分財產征稅。與這樣的稅收有關的人真的不多。但這就是富人玩的把戲,讓你覺得似乎自己也會成為該稅收政策的受害者,從而加入他們的反對行列。

富人的另一個把戲就是大叫這是二次納稅,造成所有人的恐慌,似乎私有財產不再有保障了。

首先,如本文前面所述,馬斯克的財富基本上都是從來沒有交過稅的,根本就不是二次納稅。相反,不對他征收財產稅才是不公平,不合理。


第二,二次納稅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誰家買了房能逃避房地產稅的?而房地產稅是妥妥的二次納稅。

普遍老百姓辛辛苦苦攢了一點點房產都必須一直繳房地產稅,那些富人和超級富豪擁有的巨額資產卻都是免財產稅的,公平嗎?合理嗎?

還有一個反對財產稅的理由是,如何估值財產太復雜,財產稅不實際可行。可是,財產稅只是針對非常富有的人,這些人都有足夠的資源來應付財產稅的復雜性。我們只需要保證稅法的設計不會給普通老百姓帶來額外的負擔就行了。

貧富差距繼續擴大

越是富有的人稅率越低,其結果就是貧富差距的繼續擴大。



上圖為按收入組別分列的成本墊高稅法優惠份額,可以看出,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從成本墊高稅法中獲得一半以上的稅收優惠,其中頂尖 1% 的富人享受優惠占比為 18%,頂尖 5% 的為 21%。





上圖是 1993-2023 年按年份分列的美國收入最高的 1% 的家庭與中產階級家庭的財富份額。這裡的中產家庭指收入在第 20 個百分點到第 80 個百分點之間的家庭。圖中紅線代表收入最高 1% 的家庭,藍線代表中產階級家庭。可以看出,現在美國收入最高的 1%的家庭比中產階級整體擁有更多的財富。

美國,財富差距比收入差距要大得多,因為財富隨著時間不斷積累,而且一代代傳承。在大部分美國人根本沒能力攢錢投資的情況下,富人的財產不斷增加,頂端富人所占財富比例就越來越高。



上圖顯示的是川普政府的“大美麗法案”對分配的影響——按收入水平分列的 2026 年稅後收入的美元變化。自左到右收入水平由低到高,最左邊是負數,就是說,該法案會造成底層收入的人收入降低。而受益最大的是最右邊的,也就是最富有的人。

一句話,“大美麗法案”就是一個繼續擴大貧富差距的法案。

堵住漏洞勢在必行

富人稅率比中產低,富豪的稅率最低,與我們所設計的累進稅初衷是不相符的。所以,稅收漏洞必須堵住,征收財產稅勢在必行。

富人逃稅的手段很多,也很復雜。我們這裡說的只是最簡單的,也只是談了個人稅,沒有涉及復雜得多,同樣有很多漏洞的企業稅。這些富人聲稱所有手段都合法,其實,有些合法,更多的屬於灰色地帶。我們需要稅法改革,堵住漏洞,包括盡可能去除灰色地帶。

資本利得稅低於所得稅,最主要原因就是考慮到這是二次稅收,因為很多人投資股市的是稅後錢。這其實也說明了,不管馬斯克的收入來自月薪還是股市,都應該按照所得稅納稅才公平。他能夠逃避所得稅就是政策漏洞,必須堵。

《減稅與就業法案》中的某些遺產稅條款將於今年年底到期,這是一個考慮改革遺產稅的機會,包括如何處理死亡時的資本利得。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讓處於經濟底層的人受惠,而富人公平、合理納稅的政策。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個趨勢就是走向民主的反方向。要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還在乎美國民主制度的選民,就必須支持減小貧富差距的政策,對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政策和政客說“不!”

參考資料

https://www.irs.gov/filing/federal-income-tax-rates-and-bracke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wkiO0_uSJAk

https://www.pgpf.org/article/what-is-the-stepped-up-basis-and-how-does-it-affect-the-federal-budget/

https://www.reddit.com/r/povertyfinance/comments/1cf3s15/top_1_of_us_earners_now_have_more_wealth_than_the/

https://itep.org/whopays-7th-edition/

https://news.berkeley.edu/2025/09/04/the-ultra-rich-are-different-from-you-and-me-their-tax-rates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