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China Travel"火爆背後,3500萬外國游客的難題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個社會,兩種體驗


中國文化太獨特了,很多外國人難以了解。我的一些外國朋友就覺得自己不適合在中國生活。”戴樂說道。他指的“中國文化”,還涉及到生活習慣、人情規則、社會制度等等。

根據七普數據,在華定居生活的外國人高達84.6萬。有別於短期旅游體驗,外國人長期在中國定居生活,就不得不適應中國各種“特殊制度”。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新問題和割裂感。




北京,外國游客在店消費

出海戰略咨詢公司美訊創始人彭家榮,是一位加拿大人,在中國求學、生活、創業已有二十年,一口地道的中文讓他成為標准的“國際友人”。然而,回憶起生活中的糟事,他總有些“滔滔不絕”。

有一次,他在上海出差,准備打一輛網約車,結果被毫無征兆地告知,他的國外信用卡使用次數已到30次,在平台無法支付。沒有提前通知,也沒法辦理中國信用卡,他頓時陷入了被動的境地。最後的解決辦法是,走一大段路,坐地鐵。

那次不愉快後,彭家榮開始困惑:當外國人看到免簽政策興沖沖地來中國旅游時,也遭遇到這樣的問題,他感受到的中國,還是那個在“China Travel”視頻中便利、先進的中國嗎?

更讓他感到億點點無語的是“身份認證”問題,這貫穿了像彭佳榮這樣只有護照而沒有“綠卡”的80萬外國人在華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一次,彭家榮在寄快遞時發現,必須用身份證實名認證,否則沒法錄入信息,而他只有護照。最後只能借用朋友的身份證,勉強完成這次“物美價廉但不太愉快”的快遞寄送。

就連最日常的業務溝通和拜訪,都或多或少被“卡脖子”。

微信的實名驗證系統對外國人更加嚴格,一不小心就會被封號,經常得重新驗證,不及時處理就會被鎖死。”


“很多寫字樓的訪客登記系統只能輸入身份證號,不支持護照號,所以我總是要借用別人的手機號或者身份證,才能登記。”



圖源:小紅書

彭佳榮無奈點出了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體驗鴻溝”:“拿著外國護照在中國,和擁有二代身份證的中國人所生活、所體驗的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中國——我覺得差距估計得有30年。”

這種體驗代差,根植於整個社會系統對“本地身份”的深度依賴與綁定。

中國,幾乎所有的基礎服務,從支付、交通到社交平台的注冊,都圍繞著二代身份證構建,它和公安、社保、銀行、稅務等數據綁定,而外國人的護照信息,僅存於入境管理部門,未能打通各項社會服務系統,因此他們就得面臨“注冊不了”“驗證不通過”“功能被限制”等尷尬處境。
2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