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iphone: 剛發布完 iPhone 17, iPhone 18又有關鍵咨詢泄露!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果子在iPhone 17系列上的堆料和設計變動,不能說大,簡直是史詩級更新。


iPhone的標准版,此前一直是Pro系列的價格錨定工具。

可眼看著國產安卓,這兩年通過硬件升配、軟件兼容蘋果生態等操作,逐漸吃走果果的份額。




果子哥也終於舍得給新機堆料,標准版的高刷、Pro系列的散熱、電池和影像,都帶來了實打實的體驗提升。

反饋到實際銷量上。

今年iPhone 17系列,也的確是大獲成功。

在國內的首周激活量突破百萬有103萬台,其中——

iPhone 17 Pro Max:40.2萬台

iPhone 17 Pro:39.3萬台

iPhone 17:23.5萬台



作為對比,iPhone 16系列首周的成績是——

iPhone 16 Pro Max:28.5萬台

iPhone 16 Pro:31.5萬台

iPhone 16:9.8萬台

這波iPhone 17系列,首銷銷量對比前代全系上漲,17標准版更是銷量翻了倍。

再從機哥摸到的爆料來看,果子這波“並非全力”。



接下來果子的新技術,還包括折疊屏、可變光圈、億級像素、屏下Face ID和屏下攝像頭等等。

機哥也打算跟大家聊聊,果子在這些新技術上的進展如何。



屏下Face ID

盡管如今的手機屏幕邊框,能做到1.1mm左右,屏幕挖孔也控制在了不影響肉眼觀感的范圍內。

但一款完全沒有多余元素幹擾的「真·全面屏」。

依舊是不少機友們的終極追求。



啊不過,屏下前攝導致拍攝畫質下降的物理限制,目前技術上尚無完美解決方案。

所以嚴格來說,蘋果率先要搞定的,是屏下Face ID。

首先是機友們最關心的進度。

爆料顯示果子給iPhone 18 Pro系列,開發了兩塊新屏,一塊6.27英寸小屏,一塊6.86英寸大屏。

共同點都是,FaceID做了屏下化處理。



大家都知道,iPhone因為要塞下Face ID,導致頂部挖孔,比常規手機大了一圈。



如果iPhone 18 Pro系列,真能把Face ID做成屏下。

那就意味著,iPhone在常規狀態下,終於可以跟安卓旗艦一樣,回歸單挖孔狀態,把更多屏幕空間還給咱們。

至於靈動島,完全可以在有實時信息時,再展示出來。





具體的技術路徑,機哥也去摸了一下。

Face ID屏下化最大的難題,是紅外光透光率不足。

如果強行屏下化,就會導致人臉識別率下降,實際解鎖體驗拉垮。

所以果子想到的解決方法是。

把Face ID傳感器上方的屏幕的10%-90%子像素去掉,增加紅外線透光率。



又因為相鄰的子像素之間,可以互補和借用顏色,實際上用戶很難察覺到,被閹割掉的那些子像素。

已知iPhone 17系列,上完了大矩陣鏡頭Deco。

未來26年、27年的屏下Face ID和屏下前攝,究竟是按照節奏掏大招,還是畫大餅。

讓咱們拭目以待。



影像:可變光圈、2億像素


不得不承認的是,iPhone雖然在視頻軟硬件協同上,形成了無可匹敵的護城河。

但回到拍照片這件事上,阿果是真的躺平了有一段時間。

隔壁安卓都卷完一輪1英寸可變光圈主攝、長焦微距和2億像素長焦了。

結果iPhone現在才被爆料說,要跟著搞可變光圈和億級像素。



就在今年6月底,果子悄咪咪公布了一項,關於可變光圈相機模塊的專利。





比較有意思的是。

果子並沒有采用傳統的重疊機械葉片,來控制光圈大小。

而是利用柔性薄膜的可控變形,使膜變形為雙曲面形狀,從而縮小或擴大光圈。

在專利裡,果子也寫清楚了,不用“傳統工藝”的原因:

因為傳統的機械葉片故障率高,重量也不低。



而且,這種基於控制柔性薄膜的可變光圈技術,相比傳統重疊葉片,也有著相當多的優勢。

比如它重量更輕,占用空間更小,天生就適合輕薄型手機,無活動機械葉片,也有效降低了故障率。

甚至說。

它還支持在無需拍攝時,完全關閉光圈,實現物理層面上的隱私泄露保護。




聊完了果子在新技術加持下,對傳統可變光圈的自研改造。

剩下的,基本就是可變光圈所帶來的好處了。

比如更精准的光圈控制,可以讓手機拍照和錄像,適應不同光線和場景。

強光下可以縮小光圈,抑制高光溢出,提高銳度;暗光下又可以放大光圈,增加進光量,降低ISO減少噪點。

至於2億像素。

預計會被蘋果用於iPhone 18 Pro系列或iPhone 19 Pro系列,並且搭載於主攝端。



考慮到安卓陣營這邊,早就把2億像素主攝玩出花來。

機哥還是很好奇,姍姍來遲的「果式2億」,到底會掏出些啥不一樣的東西。

折疊屏



關於iPhone折疊屏,目前爆料風向沒咋變化。

采用橫向折疊設計,內屏7.8英寸無開孔全面屏,外屏5.5英寸挖孔屏。



如果沒啥即視感。

機友們也可以想象成,它由兩台iPhone Air並排組合而成。



此外,iPhone折疊屏還將在鉸鏈上,用上鍵盤值很高的「液態金屬」材質。

強度比不銹鋼、鈦合金還要高,抗彎曲強度也是不銹鋼的3倍。

此外包括耐腐蝕性、彈性和抗氧化性都是T0水准。



為了追求超薄設計和無折痕,果子也要把中框弄成鏤空設計,預計會和國產做3D打印的公司合作。

另外中框材質,會沿用強度、輕量化和耐腐蝕屬性都很高的鈦合金。



看到這裡,機友們估計都看懂了。



折疊屏才是iPhone各種自研軟硬件技術的集大成之作。

極致的輕薄、屏下攝像頭、液態金屬鉸鏈,3D打印中框...

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有分析師根據iPhone折疊屏,所應用到的各種技術進行成本拆解,最終預測它的起售價2000美元起,也就是接近兩萬元。

進度說慢也不慢,大概率在2026年秋季發布會,跟著iPhone 18系列同步上市。

那麼問題來了。

到時候機友們,是買屏下Face ID的iPhone 18 Pro系列,還是果子技術集大成之作——iPhone折疊屏呢?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