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世界第一張照片,被AI修復成科幻片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張照片的復原版本早在 1952 年就已面世。倫敦柯達實驗室在歷史學者赫爾穆特·格恩斯海姆的指導下,用底片對原圖略作修飾並公開發布,讓大眾第一次清晰看見照片原貌。


實際上,當中那塊三角形亮斑,並不是建築結構,而是庭院地面在長時間曝光下,被陽光照射後留下的亮斑。圖像左右是莊園的建築牆面,遠處依稀可見的則是一棵樹和農田的地平線。




看得出 AI 很努力,但顯然不太理解這種 19 世紀的拍照方式。

尼埃普斯用的感光材料,是把瀝青混合薰衣草油塗在錫板上,在窗邊放上幾天(也有一種說法是 8 小時),靠太陽一點點灼印出圖像。只有陽光最強的部分,才會在板上留下痕跡。

從實際復原的渲染圖來看,上述大多數 AI 修圖的版本都與實際建築結構相差甚遠。




復原渲染圖 | Paulo Quartilho

1999 年,法國攝影學院 Spéos 的創始人皮埃爾-伊夫·馬黑,曾租下當年尼埃普斯用作實驗室的房間,並聯合法國科研團隊進行了實地考證,還為此專門拍了一支紀錄片。

有趣的是,他們發現,在 19 世紀末的一次房屋翻修中,為了好騰出空間加裝煙囪和壁爐,尼埃普斯的窗戶被整體左移了大約 70 厘米,馬黑團隊也從地板結構中找到了原窗的位置,並將屋內陳設完全還原到當年的狀態。




此外,尼埃普斯拍下《勒格哈的窗外景色》時,他並沒有「拍底片—翻印正片」這一流程,而是把感光層直接安裝在暗箱裡,讓光線在錫板上留下一次成像。

這就決定了相片天生是倒置影像,需要手動翻轉才能像我們習慣那樣正立過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