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 有一个已完全西化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世界的四个角落,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去中国化”运动,以四种不同的路径,深刻地改变了这些国家与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的关系。


从禁止汉字到消灭方言,这不仅是文化的自然演变,更是为了实现政治独立和民族认同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在两岸分治的政治现实下,台湾也从教育著手,新课纲删减中国史篇幅,试著建立台湾主体性,如今看来格外有既视感。

韩国:一纸政令摧毁数千年汉字根基同音异义酿三年官司


韩国文字变革的核心,是由朝鲜世宗王于 1443 年创制的谚文(现称“한글/Hangul”)逐步取代汉字在日常书写中的地位。尽管直到 20 世纪早期,汉字仍在官方文书、学术、法律文本中使用。二战后韩国政府加速“去中国化”,透过政策干预加速其退出日常书写。

1970年3月23日,在时任总统朴正熙的命令下,工人拆除了景福宫光化门上的汉字牌匾,宣告了在小学教育中完全废除汉字的时代来临。数千所小学的汉字课本被收回销毁,目的是要彻底摆脱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然而,这项激进的政策很快带来了文化后遗症。由于韩文是表音文字,失去了汉字的区分,大量的同音异义词引发了日常生活的混乱。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 1980 年代初的首尔地方法院,两家公司因合约中的韩文单词 “대리” 究竟是“代理”还是“地名”而产生争议,这场没有汉字佐证的官司,竟整整打了三年,凸显出缺乏汉字在法律和商业上的沟通障碍。




朝鲜世宗是朝鲜王朝的第4代国王,在位期间发明了训民正音,对韩国之后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被称为“海东尧舜”。(图/翻摄维基百科)




朴正熙是大韩民国第5至9届总统,是韩国宪政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亦是韩国第18届总统朴槿惠的父亲。(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在文化理想主义与经济现实的拉扯下,韩国社会开始分裂为“废除汉字党”和“汉字复活派”。直到 2010 年修复光化门牌匾时,双方仍爆发激烈对峙,最终以汉字版本胜出收场。讽刺的是,虽然政坛一度大力推行废除,但政界人士如宣布戒严被罢免的总统尹锡悦在竞选时,仍引用“必死则生,必生则死”等汉字标语来展现决心。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