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确诊"多动症"后,中国Z世代把ADHD用作了流行社交标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ADHD被很多年轻人看作一种时髦的心理障碍标签。


就像王宁所刷到的社交媒体影片一样,一些博主开始自发科普ADHD,从临床表现到用药都有详细介绍——这种详细的科普很快转化成为新的网络热词。在小红书上,ADHD直接相关的帖子有两百多万条,相关联的帖子还包括“ADHD自救”,“ADHD症状”,“ADHD调整”等,分别都有数十万条帖。

ADHD和在中国才流行起来的MBTI16型人格测试类似——这是一种心理分类分析法,在过去几年里,从韩国中国,很多Z世代年轻人都在用四个字母排序来介绍自己,恨不得印在身份证上。“ADHD”这个心理障碍被抽象简化为一个名词,在众多社媒博主的影响下跻身其中,成为了一个流行的自我介绍词汇。


“我叫王宁,是一个enfp(MBTI分类中的一种人格类型,代表着外向E、直觉N、情感F、感知P的特质),”王宁说,自从她知道ADHD之后,她逐渐开始直接这样介绍自己,觉得这样可以更快让陌生人了解自己。

“大家都知道enfp是什么样子,ADHD现在也很火,大家也知道,这样如果我再前后无逻辑发言,或者突然神游,大家就知道这是因为ADHD而不是我没有社交礼仪。”

由于社交媒体上常见的ADHD形象往往和一些活泼且人气很高的生活类博主深度绑定,谈及ADHD,中国民众的普遍印象是:思维活跃,“很有活人感”——这反过来也是ADHD快速走红中国互联网的原因,它显得无害、甚至有点可爱,无伤大雅地增添了很多快乐气息。

和ADHD一起绑定的还有迅速蹿红的辅助注意力集中玩具。

这些玩具大多是通过占用买家手部动作,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强制实现注意力集中。这些购买链接动辄有上千单交易,玩具的价格也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到底什么是ADHD?




研究表明,智能手机等屏幕使用时间与注意力缺陷之间亦存在相关性。

杨欣在接受BBC中文采访时表示,ADHD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殊类别,即便是没有诊断的人也有可能体验到ADHD的症状——在新冠疫情后,多项研究表明,缺乏专注力这样的ADHD临床表现在大众里变得更为普遍。研究还表明,智能手机等屏幕使用时间与注意力缺陷之间亦存在相关性。

ADHD有三个主要类别:分别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多动或者过度活跃、或者是两者的结合体。

在澳洲,ADHD是“神经构成多样性运动”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大脑结构生而不同——在幼儿教育上,认识ADHD是一种必要的因材施教手段。澳洲积累了300多项临床心理障碍诊断,ADHD受到了关注。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