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山火肆虐: 香港電影的出路,不在《風林火山》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風林火山》整個故事都困在九十年代,困在過去的演員陣容和敘事元素中,是屬於過去的電影。


香港電影的拐點現象,在這一兩年間,呈現出集中爆發的趨勢。《捕風追影》在票房與口碑均有不俗表現,驗證了新老代際合作煥發新生的可能;《風林火山》自五月戛納影展放映後,延宕到十月,才全面引爆預期落差。

一前一後的市場現象,類型不盡相同,卻都展現出源自香港電影的共性與掙扎:老港片的影響力仍然深遠,在這股影響力的漩渦之中,創作者要麼因致敬的焦慮而失去方向,要麼推陳出新,浮上水面去接觸新的受眾。市場之殘酷,觀眾口味演變之迅速,任何大師、明星與故事原型,都不得不留出足夠的空間,讓位給新敘事的誕生。




《風林火山》所展現的野心,也是導演麥浚龍對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全部情懷。他試圖以“去到盡”的想象、“顛到盡”的制作,以及“型到盡”的視聽語言,去重現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黑暗霓虹神話的復雜神采。英文片名,Sons of the Neon Night,霓虹燈之子,足以涵蓋片中所有角色的特性。


除了明面上的重要角色陣營,包括李氏兄弟(金城武、杜德偉)、殺手小隊(古天樂)、警察(劉青雲、梁家輝)等,最終故事落在了劉思欣腹中的孩子上——既是故事的起點,李霧童告知父親思欣懷孕了,也是終點,思欣與孩子成為李家的幸存者。




中文片名《風林火山》,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在影片中,這一典故卻並非兵法概念,而是為生死賦予神秘含義——互相焚毀、無一幸免的災難結局,是風火焚林毀山的破壞性力量。

這種“一將功成萬骨枯”式的悲劇性,喜歡香港電影的觀眾並不會感到陌生。銀河映像,或者說深受銀河映像影響的創作中,也很容易找到對應的例子:下雨(《文雀》)、日食(《意外》)、龍卷風(《九龍城寨》)、陣雨(《命案》)、雷電(《臨時劫案》)等。這些場景也參與了故事的建構,成為天意宿命無可捉摸的指稱。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