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日本為什麼會是亞洲獲得諾獎最多的國家?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瑪麗·E·布倫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和阪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表彰他們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貢獻。阪口此次獲獎,也讓他成為第31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日裔)學者。




研究了些什麼?





諾獎官網公報介紹,人體強大的免疫系統必須得到調節,否則可能會攻擊自身器官。三名獲獎者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發現,阪口志文發現了調節性T細胞,它可以有效阻止免疫系統攻擊人體自身,布倫科和拉姆斯德爾則找到了與之相關的基因,這些成果加深了科學界對免疫系統如何運作的理解,推動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阪口志文現年74歲,是日本大阪大學免疫前沿研究中心的教授,因在免疫調控領域的開創性工作,曾獲得過多個國際和日本國內的獎項。20世紀80年代,阪口志文在日本愛知縣癌症中心研究所就職期間,提出了關於免疫學的新理論,即外周免疫系統中,一定存在某種形式的調節性“安全衛士”。在隨後實驗中,阪口發現了一類此前未知的全新T細胞,將其命名為調節性T細胞。1985年1月,阪口志文與人合著了一篇發表在《Federation Proceedings》期刊上的論文,題為《小鼠中誘發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疾病:調節性T細胞與效應T細胞的發育差異》。阪口認為,調節性T細胞是T細胞的特殊亞群,能保護機體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侵害。


不過,當時許多人仍對阪口的發現持懷疑態度,而布倫科和拉姆斯德爾的後續研究,進一步證實了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20世紀40年代,在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在進行輻射影響研究時意外發現,一些雄性小鼠生來皮膚就出現鱗屑狀脫落,脾臓和淋巴結極度腫大,只能存活幾周。研究人員意識到這種疾病的相關基因突變必定位於X染色體上,因為雌性小鼠能夠攜帶突變生存,它們擁有兩條X染色體,其中一條是健康的。分子生物學工具進一步發展後,研究人員調查發現,這些小鼠的器官受到T細胞攻擊,T細胞破壞了小鼠體內器官,似乎是相關突變引發了免疫系統的“叛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