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梅艷芳: 四個孩子三個去世,梅艷芳101歲母親近況驚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梅艷芳101歲母親覃美金近況驚人,四個孩子三個去世,她依然精神矍鑠!


一個101歲的老太太,四個孩子三個先走一步,每月25萬港幣生活費,卻還在打官司、被申請破產——這樣的劇情,擱誰身上都夠魔幻。2024年10月的香港,覃美金,這個名字又一次被寫進新聞頭條。

梅艷芳走了21年,母親還在和信托、和法院、和兒子、和命運死磕。


誰都以為,億萬遺產能換來頤養天年,結果卻成了一場沒有贏家的拉鋸戰。

01

覃美金出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廣西農村。父母早逝,七歲那年,被養父母收養。

‘那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有命一條’,她後來這麼回憶。17歲,戰亂讓她和養父母走散,孤身一人流落香港。

寺廟收留了她,也是在廟裡,她遇到了未來的丈夫。

顛沛流離的童年,早早種下了堅韌和戒備。

丈夫早逝,她一個人扛起四個孩子。有人問她苦不苦,她咬著牙說'吃過的苦,比鹽還多,可我還活著。'

那個年代,她帶著孩子們在油麻地唱戲,梅艷芳四歲半登台,嗓子沙啞也不肯休息。一家五口,靠她一雙手撐起來。

日復一日的奔波,養出了她的強勢、她的敏感、她的執拗。別人眼裡,她是“狠媽”,可她自己說'我只想孩子們有口飯吃。'



02

命運的節點,在1982年。

梅艷芳TVB新秀歌唱大賽一戰成名,家裡終於翻了身。舞台、名利、鮮花,通通湧進來。可風光背後,是另一種局。

覃美金想讓女兒們唱歌、跳舞,陪她打拼;也想為兩個兒子鋪路,不惜一切。梅艷芳成名後,家裡花銷水漲船高,賭桌上、牌局裡,覃美金一夜輸掉幾十萬,女兒只能一次次幫母親還債。

有人說她貪,有人說她強,有人說她只是太苦了,怕再回到流浪的日子。

可有些執念,越抓越緊,越抓越空。



2003年,梅艷芳查出宮頸癌。

‘如果我走了,媽媽怎麼辦?’

她這樣問身邊人。那一年,她立下信托,把遺產釘得死死的:

媽媽每月固定生活費專人照料、司機傭人全包其余一律捐公益她怕母親賭性難改,又怕家人爭產,條款寫得密不透風。



可她沒想到,擋住了錢,擋不住不甘心。梅艷芳去世第四天,覃美金帶著長子梅啟明沖進法院,開口就是推翻遺囑。律師勸她冷靜,她把水杯砸過去;法官搖頭,她哭到暈厥。


每次敗訴,都是一次執念加碼。七萬生活費嫌少,申請一次性拿7100萬,被拒;再申請80萬買機票,也被拒。2015年,連跑馬地的房子都輸掉了,她坐在路邊,反復喊的是'阿梅你回來……'

03

二十年拉鋸,外人看熱鬧,家裡人冷暖自知。

網友說離譜,媒體說心酸,法律說無解。有人說'有錢還鬧,活該!'有人說'失去三個子女,換誰都瘋了。'還有人說'她要的不只是錢,是一點能做主的體面。'

外人不知道的是,覃美金四個孩子,三個早逝,最後只剩一個啃老的兒子。梅啟明,街頭賣唱、欠卡數、搶注“梅艷芳”商標,連親媽都登報斷絕關系。他還在喊'妹妹的遺產是全家的。'



法律站在遺囑這邊,他非要演悲情長子,演得拙劣,觀眾只剩尷尬

。粉絲聯署要求余款捐慈善,其實是最體面的收場。可老太太聽不進去,長子還在一旁煽風點火。

女兒早逝,母親想抓住點什麼,結果越抓越空;兒子缺錢,用母親當槍使,官司越打越虧。時間拉長了,真相也赤裸了:親情和金錢,最怕的不是分配不公,而是沒有底線的消耗。


04

2024年10月,律政司第三次申請她破產,原因是拖欠律師費。信托基金也因為官司,余額大幅縮水。有人算過賬:

二十年訴訟燒掉上億,早住海景房都夠了。

去年生活費停發三個月,媒體等著看她哭,她轉身去商業站台下棋,兩小時賺五千。記者追問'夠不夠花?'她甩一句'夠今天飲茶就行。'

她早明白,女兒給她的最大禮物不是錢,是話題度——只要她還出現在頭條,就有人替她埋單。

有人說她把官司當養生操,有人說她“啃女”成癮。我倒覺得,她只是想要“我還能做主”這口氣。法庭,是她唯一能喊“不”的地方。

百歲壽宴,紅包只發給麻將老友,親兒子連門都沒摸到。信托停了,她自己去找出場費。



一個百歲老太,還能為一口氣砸光家產,把人生最後一場戲演成懸疑劇,光這份自由就值回票價。

誰都沒想到,梅艷芳留下的不是安穩,而是一場永遠無法和解的拉鋸。她用遺囑想保護媽媽,媽媽用官司證明自己才是主角;相愛相殺,最後兩敗俱傷。



有人問'你每月白拿25萬,會打官司打到101歲嗎?'我想,大多數人不會。可覃美金會,因為她不信命,她要讓所有人記住:活著還能折騰,就是勝利。

人走了,錢還在;錢沒了,人還沒和解。遺產也好、親情也罷,最後陪你走到終點的,只有自己。

下次刷到她的新聞,別急著評判。誰都怕老了以後,腦子一熱,把積蓄砸進無底洞;也怕遇上不靠譜的親人,把遺產變成戰場。梅艷芳的故事極端,卻像放大鏡,照出普通人家的隱憂——

遺囑怎麼立,家人怎麼溝通,錢和感情怎麼平衡,每一道題都沒有標准答案。

覃美金101歲了,還能折騰幾年?梅啟明也快七十,再鬧又能鬧幾年?這場戲,早該落幕了。觀眾席早已疲憊,只願逝者安息,生者放過自己。

一個媽,三次送葬,每月25萬,還是喊不夠花,這到底算母愛,還是執念?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